誅元章!
“州牧,俺想借著給再興求親的事情去見師兄一次。也算是把大夥以前的事情了結。”
楊再興的建議得到了章無忌的同意。即便是堅定認為是盧家莊先對明教的動手,章無忌也不希望這等事弄成無窮儘的仇殺。仇恨太久的話,剩下的隻有殺戮,根本沒人在意是誰先動的手。
見章無忌有了決定,公孫庸立刻嘗試往行動中添加他希望的內容,“州牧,不如順道把長沙到武寧之間的幾個縣也收複吧。”
聽聞要打仗,消停了幾個月的眾將都很歡喜,荊普命甚至開起了玩笑,“陳再興,沒想到為你撐場麵,咱們還得打仗。你小子的婚事太風光了。”
陳再興心臟亂跳,隻覺得血都湧到了臉上,抬起頭大聲說道“州牧,俺願為先鋒。”
章無忌對陳再興點點頭,又覺得荊普命的說法太不正經,稍稍警告了荊普命一句,“玩笑話就彆亂說。這次是咱們要向江西打,和再興有什麼關係。”
眾將中除了楊複興之外,本就沒人沒把陳再興的婚事當回事,聽完之後哈哈一笑,就各自準備發布出征準備。
距離攻克長沙已經過去幾個月,又是秋收之後。眼見不同級彆的人有不同的收入,那些級彆較低的家庭主力再次動了心思。聽聞又要出征,作為國人的常備軍知道自己要打仗,隻是開始做準備。身為野人的家庭眼瞅又有了獲取首功機會,把各個報名處擠的水泄不通。
不過是兩個縣城的所在,明軍隻出動了兩千常備軍與四千野人出身的隊伍。編組也力圖儘快,半個月後,人馬浩浩蕩蕩沿著長沙到武寧之間的道路進發。
對於明軍來說,這一場不到500裡的出征意味著一批首功就在前麵,眾人皆是奮勇。在長沙聚集的明軍唱著新的軍歌,沿著兩條山脈中的道路,直奔東北方向而去。
在更東邊一千多裡外,明教教主彭瑩玉正率領著人馬,向著杭州城發動進攻。城下堆積了許多屍體,大多數是天完軍,也有少數是杭州守軍被打死之後墜落城下。
守杭州的元軍們用弓箭石塊,又擊退了一次天完朝廷下明教直屬所部的進攻。不等他們緩口氣,就見遠處出現了異動,明教軍組成了好幾個大隊,向杭州城下推來了幾個東西。
在巨大的車輪上聳立著幾丈高的東西,由木頭搭建而成的塔樓比城牆還高了些許。塔樓頂端上有人揮動旗幟喊著口號,明教軍幾十人用繩索在前麵拖動,後麵有人推著。兩側的明教軍則用力推動車輪,吱嘎作響的聲音從這個緊急搭建的裝備每個連接處發出,與鼓號聲,呐喊聲混在一起,讓戰場上回蕩著山呼海嘯般的動靜。
城頭守軍幾乎沒人聽說過塔樓攻擊的手段,便是少數有見識的聽說過,此時才算親眼見到這樣的攻城設備。依托城牆防禦的一方本就占據了高度優勢,光是居高臨下對沒什麼遮擋的城下扔石頭,就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優勢。
此時城頭守軍需要抬頭看攻城一方,這種逆轉的心情讓城頭的守軍忍不住退了幾步。
負責指揮耬車的乃是普天,眼見已經到了城頭弓箭射擊範圍,他趕緊喊道“舉盾!舉盾!”
盾牌手們紛紛舉起手中的竹盾,為奮力拖動耬車的兄弟們組成了一個防禦體係。普天看著這些藤條竹片製成的簡易盾牌,心中著實遺憾。在鄂州到黃州那邊盛產毛竹,明教軍雖然缺乏鐵器與皮革,好歹有厚厚的毛竹製成的甲胄與盾牌,防禦力相當可觀。眼前這簡陋的盾牌雖然大……
正在想,就聽城頭又是一陣梆子聲。隨即箭如雨下,守城的元軍向著攻城的明教軍進行猛烈攻擊,阻止明教軍的耬車靠近城牆。
明教軍眾響起不少呼痛,普天身邊就有人中箭。其中一人是被縫隙中穿過的箭矢射中的小腿。另外一人則是被硬弩射穿了竹片盾牌,刺中盾牌後的盾牌手的手臂上。
心疼部下受傷,然而普天更清楚明教軍暴露在元軍弓箭攢射之下隻會出現更多傷亡。當下隻有一鼓作氣攻上城頭才能減少無謂的傷亡。普天大聲吼道“兄弟們,加把勁!用力推!”
各隊首領也跟著一起喊道“加把勁,用力推!”
普天等人都在陣中與大夥一起麵對城頭元軍的箭矢,明教軍也沒有慌亂,反倒在死亡與受傷的威脅中爆發出更大的勇氣,大夥同時用力推動耬車。有些人還喊起了號子“一、二、一、二……”
沉重的耬車晃晃悠悠的並沒有停頓,而是發出咯吱咯吱的響動,繼續向著城頭移動。
在耬車頂端,是用牛皮與竹片製成的擋箭小屋。城頭的元軍不隻是向牽引耬車的明教軍射箭,也向著小屋放箭。充當圍牆的牛皮上很快就布滿了箭矢。
小屋裡麵站了準備作戰的明教軍,他們中的弓箭手也張弓搭箭,向著城頭猛射。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耬車雖然行動的頗為緩慢,每前進一點距離,都有人中箭。然而這粗製濫造的耬車卻一寸一寸的接近杭州城牆。
與城頭元軍想的不同,耬車並沒有硬生生靠在城牆上。距離城牆還有段距離,一直挑在耬車前方的長木板在繩索的拖曳下,從豎直狀態緩緩向前傾斜,最後以水平狀態停在半空。
從這條通道上,明教軍已經舉著盾牌,手持單刀衝了出來。
跳板前端距離城牆還有兩三尺,這邊明教軍沿著晃晃悠悠的跳板一路小跑,到了前端後一個縱躍,就跳過兩三尺的距離,躍上了城頭。
元軍哪裡見過這麼悍勇的人馬,光是那條木板晃晃悠悠的就令人膽寒,能跑過來而沒有從兩旁掉落就已經令人覺得意外。跑過這麼危險的道路,又淩空跳躍,在隻負責鎮壓百姓的元軍看來宛如神兵天降。
明教軍跳到城上,立刻揮刀砍向身邊眾人。隻是這點時間,明教軍繼續奮力推動耬車,跳板終於伸到了城牆上方。另外幾塊木板也傾斜下來,搭在城頭。
小屋內的明軍全部沿著平台殺上城頭。更多明教軍則沿著耬車的梯子向上爬,想通過這條通道與其他兄弟一起殺上城頭。
呼喊聲,廝殺聲越來越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