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位精確,左右都沒留縫隙,拉開兩步,就是放甘國陽投,如果突,不一定能過,同時側翼劉易斯和阿甘顯然缺乏默契,離的太近,沒有拉開足夠的空間。
沒辦法,劉易斯中距離精準,但三分球不是他的強項。
在訓練營,劉易斯已經著力開發訓練自己的三分。
但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至少要一個賽季磨練。
開拓者的普林斯頓第一攻,在球員不夠默契的跑位和配合中,草草了事。
這是意料之中的情況,而火箭隊的戰術非常簡單明確,低位給到奧拉朱旺單打薩博尼斯。
薩博尼斯在體型上大了奧拉朱旺一大圈,不過奧拉朱旺依舊利用速度和腳步,內轉身後,右手的高勾手出手命中,拿下比賽第一分。
進球後,奧拉朱旺回防,對甘國陽道:“桑尼,球隊都不敢讓你來防守我了嗎?”
甘國陽笑了笑,道:“薩博尼斯對付你已經足夠了。”
奧拉朱旺又說:“你們打得是什麼狗屁戰術,你這麼沒種在外麵投的嗎?”
甘國陽沒有回答,這次輪到他到外圍來接球策應,甘國陽選擇直塞牛角位,給到薩博尼斯。
薩博尼斯接球後,觀察了一下,突然一個腦後傳球,給到側翼利用甘國陽掩護空切籃下的柯西。
柯西雙手扣籃得手!
一個漂亮的走後門戰術,利用了普林斯頓體係中的“切離”,拉空三秒區給三號位製造了絕對的空擋。
進球後,阿甘和薩博尼斯、柯西擊掌,這種跑出完全空位,然後成功打進的戰術,帶來的興奮感,真是截然不同。
場下,阿德爾曼和鮑比貝爾曼也很興奮,雖然他們麵無表情,但從這球能看出,開拓者的球員真的很有打這套體係的天分。
薩博尼斯雖然不是一個組織型中鋒,但他小配合的傳球真的非常出色,手大,出球快,動作隱蔽,塞球精準,最適合打這種空切套路球。
不過像這種成功的後門戰術並不容易打成,開拓者首發五個人戰術默契度還是不夠。
尤其是雷吉劉易斯,他在這套體係中參與感不強,他本來就是新人,剛來到開拓者,新接觸普林斯頓。
跟著來回跑了好幾個回合,球都沒怎麼摸到,摸到球他也猶猶豫豫,不知道下一步怎麼打。
是傳,還是投,還是突?很多時候他選擇回傳給甘國陽或者波特,導致了無效傳球,讓球隊進行陷入滯澀。
而火箭隊借助機會連續打反擊,肯尼史密斯拿球就衝,衝籃下被甘國陽跟上釘板大帽。
奧拉朱旺跟上拿下前場籃板,暴起單手扣籃得手。
陣地進攻中,火箭隊也是全力往籃下吊球,讓奧拉朱旺單打。
奧拉朱旺打不進,索普會衝上來補,或者往外傳給麥克斯韋爾或者肯尼史密斯突擊。
總之,火箭的打法簡單粗暴,這就是當初開拓者用過的比賽風格。
而現在開拓者有點張飛繡花的感覺,繡了大半節,確實繡了幾朵花,可一看比分,落後火箭4分。
約翰韋策爾的擔心是對的,采用新體係的開拓者沒有適應,他們在比賽中用腦太多了。
不是說打比賽不要動腦子,而是高速的NBA對抗中,本能和默契占大多數。
當你開始大量思考,意味著你要猶豫,你一旦猶豫,對手的防守就做好了準備。
第一節普林斯頓不僅沒有給開拓者帶來流暢的進攻,反而像生了鏽的水管子,斷斷續續,滴滴答答。
首節打完,雙方戰成了27:23,開拓者落後火箭4分。
23分的得分,不是開拓者進攻應有的水平。
節間休息時,鮑比貝爾曼提醒所有人,“我們的體係並不是猶豫不決,我給了你們每個人做選擇的權力,你們要用好這個權力。當然,我們還需要時間,我相信你們,相信你們會用腦子去解決問題。我們有足夠的時間,我也有足夠的耐心!”
貝爾曼給球員們打氣,不過說實話,他心裡沒什麼底。
私下裡他已經和裡克阿德爾曼商量好了,實驗兩個禮拜。
如果情況不妙,戰績不佳,就要考慮回歸原來更簡單的策略。
作為衛冕冠軍,壓力是非常大的。
不過甘國陽看起來很放鬆,他詢問沙洛夫,自己第一節拿了幾個助攻。
“應該是三次助攻。”
“三次?不可能,應該有四次,我傳給彼得洛維奇那球不算助攻嗎?”
“他從底線運球切入籃下,假動作晃起對手才上籃,應該不算。”
“是嗎?我看動作連貫,以為算是助攻呢。三次…馬馬虎虎。”
甘國陽在心態上顯然比教練更穩定,打球這玩意兒就好像開車。
開快車的時候,往往司機不害怕,坐在副駕的人緊張的要命。
貝爾曼和阿德爾曼就好比坐在副駕的領航員,雖然他們規劃著路線,但方向盤和油門,在甘國陽的手裡和腳下,他心裡有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