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實從袖中拿出一口缽盂,介紹道“‘禪師’的魂器大多為缽盂,身為七品靈格卻沒有一項與戰鬥相關,故而修行者甚少。”
大多數在家弟子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就是七品,因此他們更願意修煉那些武鬥係七品靈格。
徐勝接過缽盂,與之溝通,一連串信息反饋而回。
七品靈格禪師
屬性人
契合條件八品人屬靈格,對佛法有一定的理解
晉升儀式引渡擁有貪、嗔、癡其中一毒之人
能力醍醐灌頂、禪心不動、明心見性
醍醐灌頂將自身對某樣事物的感悟傳給他人,自身的造詣越高,此靈能的效果越強
禪心不動心境進入寂滅不動的狀態,無視高於自身兩階以內的精神術法,同時自身不能動用精神術法
明心見性在麵對麵的時候,能感受到他人內心的情緒,也可以將自身的情緒傳達給對方
“禪師”的契合條件有些模糊,究竟修行佛法到哪種程度才算是“一定的理解”,並無具體的數值可供人確認,隻能靠修行者自行領會。
徐勝在這方麵還是有自信的,畢竟隻是“一定的理解”,而非“融會貫通”或者“研精究微”,作為七品靈格,設置的條件不會太苛刻。
原本徐勝是衝著鑒謊而來,但在看到“醍醐灌頂”的時候,瞬間意識到這項靈能跟自身的外掛結合,將是批量製造高手的好方法。
那些將武功修煉到小成的武者,絕對沒有他這樣將武功修煉到圓滿的人感悟深刻,尤其是利用外掛提升熟練度的時候,那種強行把知識和經驗塞進腦子裡的感悟實在太深刻了。
而且跟彆人僅專精幾門武功不同,他會的武功多得去了,而且還能替人量身預訂。
早知道有這項靈能,他就不著急給空真提升熟練度,省下的那點行善值可以讓自己先學會武功,再醍醐灌頂給對方,這樣做的效率豈不是更高?
不過,相應的疑問也跟著冒出來,他當即問道“這‘醍醐灌頂’有何限製,為何我從不曾聽人談及?”
這樣的好東西若無限製,蓮花寺沒道理不全寺推廣。
空實道“修行‘禪師’的靈修大多會被長輩提醒,不準將‘醍醐灌頂’泄露出去,以免害人害己。
於己,由於使用‘醍醐灌頂’需要損耗不菲的心力,若被他人知曉此事,全都求上門外,屆時也彆想做其它事,每天就等著給人灌頂好了,畢竟都是同門師兄弟,你不願意助人,怕是還要落得一個冷血自私的評價。
於人,若讓大家知道‘醍醐灌頂’的存在,很容易喪失奮鬥之心,偏偏‘醍醐灌頂’並非萬能,首先自身得修煉有成,否則給了你相應武功的感悟,你也是一頭霧水,而且他人的感悟終究是他人的,未必適合自身,萬一傳達的感悟影響過深,短期內或許能迅速提升武藝技巧,可等到增長期一過,就會陷入長久的停滯,甚至可能此生再也沒有寸進。
因此,除非某人在修煉上碰到瓶頸,長期難以突破,我們才會考慮以‘醍醐灌頂’助他突破,並且事後還會要求對方保密,不準泄露。”
徐勝恍然,難怪同樣修煉過“禪師”,且對自己多有提攜之意的道顯住持從來沒對他說過“醍醐灌頂”的事情,因為在對方看來,他的武學天賦超群絕倫,不需要外人幫助也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一門武功修煉圓滿,使用了“醍醐灌頂”反而阻斷了未來,無異於揠苗助長,得不償失。
這一刻徐勝真的很想回到過去對道顯說,你不用客氣,儘情灌頂我吧。
反正他的武功都是靠行善值刷上去的,無所謂他人的感悟是否契合自身,一個“醍醐灌頂”下來,肯定能節省大量的行善值。
這時,空實又補充道“此外,醍醐灌頂隻在第一次有效,畢竟感悟這種東西,隻在首次衝擊的時候才會印象深刻,第二次心中有了準備,就覺得平平無奇,很難再有觸動。”
徐勝深以為然,接著看向第二項靈能“禪心不動”,這項靈能的效果就顯得簡單明了,而且非常實用,可以用來抵禦幻術、媚術、心魔秘法等等,與橫練法體搭配,放遊戲裡就是物魔高雙防的坦克。
至於自身也不能使用精神法術的副作用,對他來說形同於無,畢竟他壓根就沒學過。
第三項靈能“明心見性”顯然就是被大眾誤解的鑒謊靈能,其實它不僅能感受到彆人撒謊,還能感受到喜悅、憤怒、震驚、悲傷等情緒,哪怕對方是一位喜怒不形於色的大佬,在這項靈能麵前也要“原形畢露”。
“你們應該是通過觀察對方的慌張情緒來確認是否撒謊,可要是對方意誌堅定,心若磐石,撒謊時照樣鎮定自若,又該如何?”徐勝詢問道。
空實解釋道“‘明心見性’能感知到他人內心最真誠的情感,喜怒哀樂皆作不得假,雖然不能精確讀出對方心中所想,可是當對方說的話跟心中想法相異時,就會出現一絲不和諧的差異感,如同瓶蓋比瓶口大了一圈,無法擰在一起,我很難用言語形容這種感覺,當你晉升‘禪師’後,就能清楚地感知到。”
徐勝點了點頭,又問道“引導三毒之人皈依,這可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事,師兄是如何做到的,可否說予我做個參考?”
“自無不可,我是尋了一位貪婪成性、為富不仁的地主,使了個法子,叫他痛失家業,一貧如洗,還背上巨債,過去與他稱兄道弟的朋友全都與他斷交,嬌妻美妾也都攜子拋他而去,連親戚也都不願收留他,經常被地痞流氓欺負,唯有家中的一條老狗始終相伴,經曆人間冷暖之後,他終於大徹大悟,入我空門,皈依我佛。”
徐勝聞言,略感訝異的看了空實一眼,這位平時一副忠厚老實的研究僧,沒想到也是個狠人,一句輕描淡寫的“使了個法子”,便叫人改變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