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爺棍下不留生!
收起石板,徐勝問道“兩位前輩打算如何解決鬼府誘叛的手段?”
不休方丈沉吟道“此事的確難辦,眼下雖是借著八字預言梳理出了鬼府埋下的楔子,可難保下回對方不會故技重施,隻要放棄下禁製,或者禁製泄密的內容避開靜慧知曉的部分,便能令我等無法用同樣的手段找出叛徒。”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在每一名弟子身上種下監視心靈的精神印記,這種精神印記不會被尋常的情緒波動所觸發,隻有強烈到天翻地覆,衝擊三觀的波動才能觸發,故而不用擔心監控者無暇做其它事。
不過,這種通過監控弟子心靈,防止他們背叛的措施一般隻有邪派魔教才會做。
九華派好歹是佛門正派,哪怕為情勢所迫,做出這種事也容易令弟子離心離德,到時候說不定鬼府不需要用什麼輪回虛憶,隻用言語勸說就能讓某些立場不堅定的弟子叛變。
徐勝道“儒家說‘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蓋因一個人若知曉得太多,就容易有自己的想法,不容易被上位者忽悠。”
不休無奈道“老衲覺得儒家的這句話應該不是這個意思。”
徐勝哈哈一笑“咱們不是儒生,不需要讓儒聖永遠正確,就當做是這般解讀吧,反正一千個人讀論語,就有一千種解讀,也不差這一個。
“晚輩認為貴派不該隱瞞此事,反而應該大大方方的公開,讓所有弟子都知曉鬼府有一種本領,可以讓人獲得輪回虛憶,同時坦言這虛憶可能是對方製造的幻象,如此一來,弟子們心中有了猜疑和提防,便不會那麼容易相信鬼府的說辭,虛憶再逼真,也不過是鬼府精心製造的假象。
“反之,對此事遮遮掩掩隻會加劇眾人心中的恐懼和擔心,等到鬼府對他們賦予虛憶,便會下意識的信以為真,覺得這才是宗門隱瞞此事的原因。”
水月庵主讚同的點了點頭“堵不如疏,此乃正理。”
徐勝正要告辭離開,忽而想起一事,問道“敢問前輩,不知我生父生母葬在何處?”
……
“你父母受鬼府追殺身亡,兩人的骨灰我們後來帶回了九華派,放在功德林中接受香火供奉,但墓碑立在了滅輪界。”
靜因帶著徐勝來到陵園,幾番找尋後,指著一塊墓碑道“這便是你父母之墓。”
“九華派弟子徐天定鐘小荷(靜緣)伉儷之墓……”徐勝念著碑文,下意識地訝異道,“我父親也姓徐?”
靜因投以“你是不是在之前戰鬥中被打傷了腦袋”的目光,充滿擔心道“你姓徐,你爹自然也姓徐,畢竟你爹又不是贅婿。”
“呃,我不是這個意思……”
“徐勝”是前世的名字,當初他剛穿越來的時候,沒有宿主的過往記憶,蓮花寺僧人問他記不記得自己的名字,便下意識的回答了前世之名,後來發現這具身體是個孤兒,也就懶得改口,沿用至今。
當然,真正的理由沒法說,徐勝隻能道“我的姓名是一位長輩起的,不想竟是如此湊巧,與生父同姓。”
前世的父母當然是長輩,隻是落在靜因耳中,便下意識地認為是蓮花寺中的長輩,她想了想,猜測道“興許是你身上留了紙條,彆人知曉你的姓氏。”
“可能吧,當初的事情也記不大清了。”
徐勝也不知道一切真的隻是巧合,還是另有隱情,但目前沒有任何相關的情報,想了也是白想,便隻能選擇將疑問擱置。
雖然是一座空墓,徐勝還是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奉上水果燈籠,念誦感謝之辭。
靜因也跟著在旁邊拜了拜,接著仿佛是為了驅散凝重的氛圍,略顯刻意地開口道“說起來,蓮花寺做事也太不著調了,居然讓你成為空字輩弟子,這麼一來,豈不是跟你父母同輩,我還得稱呼你師弟。”
九華派與蓮花寺交好,彼此間的輩分也是有參照的,九華派的靜字輩、虛字輩正好與蓮花寺的妙字輩、空字輩相當,關係親密者之間也是相互以師兄弟、師姐妹稱呼。
“哈,宗門這麼做,大概是為了更好的掩護我與空夢師兄的身份,敵人若有心追查,也會下意識的在戒字輩中找尋。”
徐勝笑了笑,接著又道“還請師姐告知我父母生平二三事。”
“你還蹬鼻子上臉了!”
靜因故作怒容,可很快繃不住臉“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擺了擺手道“罷了,我們各論各的,你父親是本派的俗家弟子,為人誠懇踏實,你母親外柔內剛,聰慧機敏,兩人乃是青梅竹馬,從小感情深厚,你母親更是為了你父親放棄成為菩提庵住持嫡傳弟子的機會,隻因對方要求她出家……”
徐勝耐心地聆聽對方講述,沒有一絲煩躁。
直到天色漸暗,炊煙嫋嫋,靜因才意猶未儘地停下敘述,並約定之後有空再談。
當天晚上,徐勝直接以外掛將三大法印掌握熟練,雖然消耗的行善值不少,但有上回墨家之劫和此番擊殺鬼帝化身的兩項任務的獎勵入手,這點代價不值一提。
到如今,隻要不是用來提升靈格演繹度,行善值基本用不完,世上武功雖多,可也不是每一件都能入得徐勝眼中,武道境界到了一定高度,大多數的武功看兩眼也就能明白個大概,尤其是同類型的武功,學會了也不一定有使用的機會,隻是白白浪費行善值。
不休方丈身上詛咒已除,憑借一身超凡修為,加上慕容武的醫術,恢複起來亦是極快,十日後便已痊愈。
期間鬼府沒有任何動作,仿佛已經忍下前番戰敗的損失,但眾人皆知對方絕不會輕易揭過此恨,必然在暗中籌謀,尋找動手的機會,也隻能小心戒備。
幸而,不休方丈已經痊愈,他有一項靈能可以直接轉移一座城池,真要遇上鬼府大軍進攻,完全可以帶上全派一起逃跑,這也是為何之前那一戰,鬼府要讓策反的不智偷襲不休。
徐勝見狀,交還了石板後提出離去,並決定要在滅輪界另起基業,正式廣傳禪武。
(齋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算是論語中爭議比較大的一句話,不少人覺得孔子不可能說這種愚民的話,給出各種解讀、斷句,讓這句話變得更貼合現代的價值觀,比如斷句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就成了孔子在禮崩樂壞,生產力低下的春秋戰國主張要搞全民教育,思想超前得沒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