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爺棍下不留生!
金剛門的幾位不明白,泰山府君所用真氣是佛元又怎麼樣?難道還能用同屬佛門來勸說對方放下乾戈,共掌滅輪?
不休、水月、空夢三人則回過味來,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輪回之說其實是真的?”
見旁人一頭霧水,三人便解釋起初入滅輪界時的經曆,包括被鬼府策反的同門弟子,以及出自鬼帝等人之口的發言。
“‘輪回虛憶,奪業佛子’……所以你們的意思是,泰山府君會有如此可怕的修為,源於祂在上百次輪回中,奪走了空夢本該繼承的地藏業力?”
釋鯤鵬下意識地想要否認這一可能,可話到嘴邊,又覺得這一說法的確能解釋之前的遭遇。
然而,這無疑是最糟糕的結果。
首先,這意味著泰山府君充斥天地的內功修為並非幻術製造的假象,亦非靈能加持的成果,而是真實不虛之物。
倘若是幻術或靈能,終究有法可破,依著之前眾人猜測的種種可能,一個個試過去,總歸能找到破解之法,可若對方擁有的是實實在在的修為,便再無取巧之法,隻能正麵應對。
其次,讓一方世界不斷循環輪回,這本身就是一項極其恐怖的能力,除了收集地藏業力,很可能還存在其它的應用之法。
徐勝見氣氛甚是凝重,開解道“往好處想,至少我們確定了方向,不必浪費時間驗證各種可能,可以集中精力尋找破解之法,比如封印內功的靈能。”
釋鯤鵬皺眉道“內功修為無疑是泰山府君最大的倚仗,隻要祂不是傻子,必然準備了反製之法,就算退一步講,祂因為獲得龐大的業力而導致精神失智,可三品的位階仍在,任何靈能作用在祂的身上效力都不免大打折扣。”
“晚輩沒想過用一項靈能就徹底克死泰山府君,哪怕效力大打折扣,可隻要能生效,便能增添勝算,對付泰山府君這樣的強敵,不能奢望一擊斃命,須一點點積累勝算,集合眾人之智製定戰術,最後再集眾人之力,配合臨戰時的一點點運氣,方能將勝算轉化為勝果。”
“……難怪俠僧能有今日成就,這等臨強敵而不屈的心態,的確值得我等學習效仿。”釋鯤鵬由衷稱讚道。
“前輩謬讚了。”
於徐勝而言,對付看起來無法戰勝的強敵,早就不是第一回了。
自己與泰山府君的實力差距,未必大得過當初還是七品時,與功體殘缺的八岐蛇魔的差距。
誠然,兩戰的具體情況不同,不能強行放在一起對比。
對八岐蛇魔那一戰就算徐勝贏不了,至少還有葉衣聖女和道虛方丈托底,而現在他自己就是蓮花寺的最高級彆戰力,已然退無可退。
保護者和被保護者,兩種身份承擔的壓力是截然不同的,所以燭龍王才會在輸給徐勝後當場氣急敗壞,釋鯤鵬才會在初嘗泰山府君神威時失去冷靜。
實是他們肩上抗的東西太多,代表的不再是自己一個人。
不過,徐勝也並非盲目自信,至少通過此次試探,他已找到克敵製勝的契機,正是化身的逆克道途。
逆克道途的特性被觸發一次,可以提升兩倍左右的功體,也就是現有的基礎乘以三。
聽起來似乎不多,跟九品獨一型靈格“魯智深”的靈能“拳打鎮關西”同一水準,有點對不起先天道途的名頭,尤其道途靈修不比魂器靈修靈活多變,它的能力一脈相承,層層遞進,同品階的靈能往往要強於非獨一型的魂器靈修。
但不得不提的一點是,逆克道途的倍化增幅是可以倍乘的,所以才出現“究極星爆”一舉崩滅泰山府君法天象地的壯舉。
隻是作為當事人的徐勝和徐玥,至今仍不解,究竟是哪幾項因素觸發了特性。
泰山府君的品階高於徐玥,觸發了一次逆克特性,這點兩人早已有預計。
泰山府君所用真氣的本質是佛元,又觸發了一次逆克特性,這點是事後察覺異樣,倒推出來的結論。
原本兩人認為泰山府君不屬怪、不屬靈、不屬妖、不屬魔、不屬仙、不屬佛,而是一位神君,不在四品逆克道途的克製範圍內,沒想到對方的龐大修為居然來自地藏業力,激發了“悖佛者”的特性。
但兩次倍乘後頂多是九倍,至少還得再觸發一次特性,才能達到當時威能暴增二十多倍的水準,可徐勝徐玥絞儘腦汁,也沒能找到第三項符合逆克要求的因素。
自己想不到,那便借助眾人的智慧。
徐勝將化身的情況簡單介紹了一下,沒說如何獲得靈格的過程,主要介紹了逆克道途。
九華派與金剛門還是首次聽聞道途靈修的存在,大感興趣的同時,也立即分析出與魂器靈修的利弊差異,儘管自己不打算嘗試,但可以引進來讓弟子門人嘗試,多一種選擇就是多一條路。
“竟然敢讓化身修煉靈格,俠僧的膽魄和氣量又一次令我驚歎了。”
釋鯤鵬這一回半是佩服半是揶揄。
此事就連葉衣也是初聞,當即提醒道“化身一旦獲得靈格,便有了獨立的自我,不再與本體同心,不會再視本體利益至上,尤其你的化身修煉的還是如此特殊的靈格。”
在場沒人是文盲,‘逆克’二字,一聽就知道腦後長了反骨,啥時候背刺主人都不奇怪,故而看向徐勝的目光都與釋鯤鵬相同,佩服那是真的佩服,反正換成自己肯定做不到。
徐勝沒有解釋其實自己也不想,但當時的情況根本沒得選,好在化身的性格以他為根本,隻要信得過自己的人品,倒也不用太擔心。
這也是眾人佩服徐勝的原因,隻有真君子才乾這麼做,偽君子早就動手消滅化身了。
“既然逆克道途對上泰山府君有奇效,為何俠僧仍選擇撤退,不試著跟對方交手?”釋如問出口才覺得不妥,急忙補充道,“貧僧並未質疑俠僧的勇氣,隻是單純覺得疑惑。”
“因為泰山府君並未使出全力,最後一擊能取得成果關鍵在於出其不意,連我自己都沒料到會發生這等變化,更遑論對手。
“泰山府君倉促應對極招,吃虧並不奇怪,若彼此公平一戰,我的化身絕非敵手,當初東方鬼帝曾言自己已度八十輪回,也即是說,泰山府君很可能獲取過八十次地藏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