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原罪!
第54章問題
吳建邦來到祝建平的辦公室,田力也來了,三個人認真坐下來商量問題。
吳建邦說我們三個兄弟之間,應該是無話不說的朋友。這個,我先說明一下我的情況——以前,我的公司在北京,投資項目在全國各地,資金來源於溫州家鄉,主要是親友們共同出資設立的投資基金。那時候,我手頭可以調動的資金數目還是相當可觀的。然而,你們也知道,我的婚姻發生了變故,我前妻的家族成員都撤回了他們的資金。再加上,離婚時分割財產,我前妻拿走了大部分。所以,我現在的投資能力就大不如以前了。
祝建平說這個,可以理解。嗯,吳老板,你不是去北京調資金去了嗎?是不是遇到什麼問題了?
吳建邦我這次去北京,注銷了那裡的公司,把資金都集中起來了,就是準備按照我們之間的投資合作協議,補齊我對光輝置業的出資。這方麵,倒是沒什麼大問題。
田力吳老板,你有什麼想法,可以直接說嘛。
吳建邦對,我必須對你們直言相告。關鍵問題是,我的大部分資金,是屬於親友們共同出資的內部基金,也叫私募資金。出資人數比較多,他們都是隻拿固定回報,不參與經營管理的。所以,給他們定的回報比例就是比較高的。
田力哦,我明白了。是不是說,如果我們把項目賣給政府,利潤比原先的預算要少一些,所以就不好向出資人交代了?
吳建邦摸著自己的小平頭,承認說是,田總說對了。很抱歉,這是我們家鄉那邊比較流行的做法。一個項目,就憑項目說明書或者商業計劃書,就能收到大家的集資款,這裡麵的利潤預算是關鍵數字,除非是發生不可預見的特殊情況,否則,要減少利潤計劃,那還真是個麻煩的問題。
祝建平皺起了眉頭說可是,我們已經跟政府多次協商,所有細節問題都達成了一致意見,等市委常委會開會審議通過,就可以簽合同了。如果現在我們改變主意,就會失信於政府,以後我們就不好在這個行業立足了啊。
吳建邦對,祝總說的沒錯。我們本事再大,也不能得罪了政府,不然的話會死得很難看。我就是想把我的實際情況擺到桌麵上來,跟你們有個商量嘛。
田力吳老板,如果項目賣給政府,你的財務結果會是怎麼個情況呢?你算過賬了吧?
吳建邦賣給政府的話,如果按協議兌現出資人的利潤回報,我個人就要稍微虧損一點。
田力那麼,你自己是不是有什麼解決方案或者建議之類的?
巧的是,恰在這時,祝建平的手機響了。他一看,是高市長打來的電話,他估計高市長來電話是為了項目轉讓的事,就索性打開了手機的揚聲器,讓吳建邦和田力都能聽到通話內容——
“高市長,你好。”
“祝總,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市委常委剛剛開會審議了我們公務員小區的事,已經同意了我們之間的項目轉讓方案,也原則同意了轉讓合同條款。尹傑書記特意要我通知你,並且要求我儘快安排簽約,他可能會親自出席簽約儀式。”
“哦,是嘛,你們的工作效率蠻高的,謝謝你啊高市長。”
“不用謝我呀,我倒是要謝謝你,你們公司辦事決策都很乾淨利落,思路清晰,態度坦誠,所以合同談判也比較順利嘛。”
“這件事情是在你高市長的親自領導下進行的,所以才會順利。”
“哪裡哪裡,祝總客氣了。另外,尹傑書記和我都很關心王光輝董事長。現在,王老板他還好吧?”
“謝謝領導關心,王老板很好,他是因為執意要給妹妹護靈三年,同時也是治療自己的心靈創傷,所以他暫時還在寺廟裡麵。放心,我會轉達你們對他的問候的。”
“那好吧,就這樣,再見。”
“高市長,再見。”
與高市長通完電話,祝建平搖頭歎息著對吳建邦說唉,建邦兄弟啊,你看看,都聽見了吧,現在事情已經不好改變了,怎麼辦呢?我也不願意看到你虧錢呀。
田力也說是啊,大家本來都是想共同發財的,怎麼會變成這種局麵了呢?吳老板,不是我說你啊,當初你要是讓我們知道你的資金性質就好了,我們也就不會走到這一步的。我和祝總都沒有預料到,你的資金成本這麼高,那是蠻嚇人的啊。說得通俗一點,那跟高利貸差不多了呀。
祝建平是啊,我真不理解,你們溫州那裡都是這樣玩資金遊戲的?這要是萬一哪個項目做砸了或者出現意外情況,那不是會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成片成片地破產?
吳建邦此時急火攻心,已經滿頭冒虛汗了。他用隨身帶的毛巾擦了一把汗,解釋說哎呀,我們家鄉那邊,這種私募資金很普遍的,它介於合法與非法之間。當初我是不想讓你們擔心我的資金來源,所以也就沒有詳細說明。不過,我們當初也沒有把項目低價轉讓給政府的計劃嘛。因此從這一點來說,我也是無辜的嘛,對吧?
祝建平一聽吳建邦話裡有話,就馬上態度鮮明地說不,吳老板,我們雖然既是朋友、又是合作夥伴,但有些原則問題還是應該講清楚的。我想強調兩點,一是,項目賣給政府,是經過嚴肅論證的企業行為,是利大於弊的經營決策,符合公司股東的根本利益;二是,你的資金性質,不屬於正常的投融資方式,當初如果你對我說明了真實情況,可能我們就不會有合作機會的。從這一點來說,問題的根源是因為你有重要的信息沒有向我們告知呀。
吳建邦覺得祝建平的話在邏輯上密不透風,觀點上無可挑剔,知道自己理虧,就沉默了。
接著,祝建平調轉話頭說當然,我們畢竟是合作夥伴,這是不能改變的事實。所以,我建議,我們最好是能夠想出一個兩全之策。
田力表態說對,我讚成祝總這個看法,當前最重要的還是要拿出建設性的思路或者方案。吳老板,你——
吳建邦剛想說什麼,祝建平辦公桌上的座機電話又響鈴了。祝建平隻得先接電話——
“喂,你好,哪位?”
“是祝總嗎?你好,我是蘭基金的季先生。”
“哦,是你啊,季先生好,在美國嗎?”
“對,在總部。今天來電話打攪,是有兩件事情拜托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