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從地上爬起來,把釘鞋換下來,放進包裡。
“師父,今天是幾號啊?距離中運會還有幾天?”
“今天8號,中運會8月18日開幕,你說還有幾天?”
聞言,楊浩在腦子裡算了算,還有10天開幕。
再加上要提前兩天趕過去,也就剩下七八天的訓練時間,而且距離開賽越近,訓練量就越小,要保持體能,防止受傷。
這次中運會,比賽時間很緊湊。
8月19日上午進行男子100米預賽,下午就是複賽和決賽,總共三槍。
第二天上午男子4x100米的預賽,下午就是決賽,總共兩槍。
如果4x100米也能進決賽的話,就意味著楊浩要在2天的時間跑5槍。
這對他是個嚴峻的考驗。
“師父,為什麼到現在我們還沒練4x100米接力?”
“明天吧,我聽周教練說從明天開始,每天練幾次接力。”
聞言,楊浩忍不住吐槽“也太不重視了吧。”
“那沒辦法,肯定得優先保證你100米的訓練,接力必然要往後放。”
楊浩有實力衝擊100米冠軍,是這次代表團裡的種子選手。
代表團的領導要求優先保證他100米單項的訓練,而4x100米因為沒有奪牌的實力,所以並不受重視。
因此訓練安排的也少,就最後幾天簡單磨合下,不要求有多高的默契度,隻要能順利跑完就行。
“行啦,彆想那麼多了,走吧。”
“嗯。”
隨後師徒倆兩人一起離開田徑場。
楊浩先回去洗個澡,換身衣服,然後去食堂。
吃完飯溜達會兒就回宿舍看書做題,10點鐘睡覺。
每天都是這樣。
晚上。
楊浩坐在桌子前做數學題的時候,室友徐聰湊過來“你這白天訓練累身體,晚上還回來累腦子,太拚了。”
“還好吧,活動活動腦子,省得生鏽。”
楊浩回應了一句後,就繼續專注地做題。
“真佩服你,以後你肯定能讀個不錯的大學。”
徐聰說的是真心話,田徑項目的參賽學生有幾十個人,大家都是訓練完就玩兒,隻有楊浩每天看書。
而且還是在高強度訓練之後。
就憑這個勁頭,不說學習成績能多少,起碼不會太差,讀大學是沒問題的。
他的話,楊浩沒有聽進腦子裡。
因為正在思考題的解法,耳朵自動隔絕了外部“雜音”。
見狀,徐聰爬上床,躺下後又看了看聚精會神的楊浩。
他的心忽然被觸動,有點想回去讀高中,努力學習的話是不是還有機會改變人生?
第二天。
上午。
今天是陰天,溫度不算高,所以楊浩他們就在室外訓練。
現在練的就是4x100米接力。
楊浩是最後一棒,不需要練太多,隻要能跟第三棒的選手磨合好,順利拿到接力棒,接下來就是無腦往前衝。
接力比賽隻有第一棒拚起跑,剩下的都不需要,因為可以提前10米起跑加速,隻要在交接區內完成交接就行。
而這恰恰能發揮出楊浩的優勢。
他速度耐力超強,提前把速度拉起來的情況下,後100米肯定在10秒以內。
這樣能在很大程度上拉回差距。
所以,楊浩心裡有個念頭,他想帶領隊伍拿個獎牌。
當然。
這很難。
但難才有挑戰,才更刺激。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