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梭,轉眼十年又過去了。
1983年末的一天,聾老太在睡夢之中安詳的離世。
享年九十一歲。
去世的前一天,她似乎有所感應,把鄭開源叫到了床前,緊緊地握著他的手,一瞬不瞬地望著他,似乎是想把他的麵容記在心底。
“孩子,謝謝你這麼多年對我這個老太婆的照顧,雖然不是親人,但是比親人還要親!
即便我有子女,他們恐怕也做不到你這個份上……”
“在我去世後,麻煩你把我和老李合葬在一起,後事一切從簡,萬萬不可鋪張浪費!”
鄭開源嚴肅地點點頭,知道她是在交代後事。
說著,聾老太慢慢地揭開鋪蓋,從被褥下麵翻出來一塊折疊起來的深藍色手帕,裡麵鼓囊囊的。
她慢慢地打開手帕,露出一遝鈔票出來。
“這裡有九百多塊錢,是我這二十年來省吃儉用攢下來的,你便用這筆錢雇人幫忙,把我和老李合葬在一處。
棺材不用買,就用老李的那具就行……嗩呐隊不用請,流水席更不用擺,越簡單越好,我唱了大半輩子的戲,去世後就想安安靜靜地離開……”
“嗯,好。”
鄭開源全都答應了她,人到了這個時候,就隻有儘量地滿足她的願望。
院裡的一些熟悉的老人,聞言都不由一陣難過。
閻埠貴深深地歎口氣,站在他旁邊的三大媽偷偷地拭去眼角的淚水。
聾老太目光從陳紅蓉、閻埠貴、三大媽、春花等人的臉上一一掠過。
最後拜托閻埠貴道:
“老閻,現在院裡屬你輩分高,年齡大,我的身後事就拜托你幫忙多照看一眼,他們年輕人畢竟懂得不多……”
“好咧,老太太,您放心吧。”
聾老太交代完後事後,便嘴角帶著笑容閉上了眼睛。
當天晚上,她就在夢中安詳地離世。
應該是老李來接她了吧,否則她不會那麼開心的。
忙完聾老太的後事,春花也收拾行囊回去昌平老家。
不過,鄭開源給她安排進了昌平養殖場裡工作,在後勤處負責打打雜、跑跑腿,工作比較清閒。
聾老太留下的房子,還有中院自己家的那間耳房,全都對外出租,等以後合適的機會再賣掉。
反正家裡的房子夠住的,除了68號院,和前期買的另外兩座四合院之外,在最近十年裡,鄭開源又先後置辦了三座四合院,全都已經裝修完畢。
鄭節流也在他的影響之下,購買了兩座四合院。
……
在聾老太去世後的第四年,也就是1987年秋。
鄭平寇和盧秋語兩人在眾多長輩和親友的見證之下,在四九城領取了結婚證。
婚後的鄭平寇,作為鄭家優秀的第三代,正式接管香江三龍集團的工作,成為名副其實的最年輕有為的企業家!
鄭節流由香江三龍集團調往歐洲,主要負責海外業務和市場。
盧俊調回國內,開始負責國內市場。
鄭開源退居幕後,做起真正的“太上皇”,享受著空閒又有錢的悠哉生活。
另外,開始和林婉晴一起培養寶貝女兒妮妮,和鄭家第四代掌門人!
婚後的第二年,盧秋語就為鄭家誕下一對龍鳳胎,樂得已經八十多歲的桂芝合不攏嘴。
在孩子六歲的時候,鄭開源攜全家搬到了島上居住。
從此,一年中有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和家人呆在島上,過著與世無爭的悠哉生活。
隻有在每年的六月至八月,以及春節的時候,才會回四九城住一段時間。
隨著國家的日益強盛和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到處都是高樓大廈,和高科技的現代化城市建設。
那幾位老爺爺因為年齡大了,也逐漸退居幕後,過起輕鬆愉悅的晚年生活,把舞台留給年輕人去施展才華和遠大的抱負!
他們幾個時不時的組團來到島上“騷擾”,一住就是一兩個月,每天享受著鄭開源為他們製作的美食,還美其言是來關心慰問故人的。
臨走的時候,還會特彆叮囑鄭開源,說下次大概什麼時候到,讓他提前做好歡迎的準備!
嗐!
這不就是赤果果的“勒索”嘛!
不過,看著他們幾個健康又快樂的樣子,鄭開源心甘情願,又甘之如飴地被他們“勒索”!
隨著時間流逝,來到島上的爺爺們,一年比一年少了!
每次微笑著迎來他們,但是在送他們離開的時候,又會特彆的憂傷和難過!
還好,爺爺們都非常看得開,特彆是當一幅和諧美滿的強國畫卷展開在他們麵前的時候,他們都非常的欣慰!
國家強盛,人們安居樂業!
這才是五千年文明大國該有的樣子呀!
……
在搬離南鑼鼓巷後,鄭家人就很少再回去。
因為四合院每年都有一些認識的人去世,何雨柱一家也買房搬走了,所以南鑼鼓巷已經基本上沒什麼熟悉的人。
為免睹物思人和傷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所以他們每次回四九城,多數住在鼓樓大街的那座院子,極少回到南鑼鼓巷。
偶爾夫妻倆開車帶著桂芝,從那裡附近溜達一圈,熟悉下周邊的新環境。
但是,在90年的時候,鄭開源和林婉晴還是特意回去了一趟。
就在那次,他和林婉晴在巷裡偶遇到已經駝背眼花的閻埠貴,兩人喊了一聲三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