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能順利拿下上郡,田秀從邯鄲、上黨、雁門、代郡、雲中、九原六個地方抽調了十萬大軍。
這十萬大軍的統帥是尉繚,他第一次出征沒有什麼經驗,田秀決定讓將軍樂乘擔任他的副手,配合他作戰。
田秀本來打算讓楊端和陪他去的,但燕國那邊需要有大將坐鎮,田秀並不放心把兵權交給樂閒。
趙國目前還能拿得出手的將領,隻剩樂乘。
廉頗、龐煖他們過於年老,田秀不舍得再讓這些老將去遠征。
大軍的集結需要時間,在大軍集結的同時,田秀也下達了命令,讓司農李進幫忙籌措軍糧。
這兩年趙國沒有遭遇太大的天災,府庫中的糧食還算富裕,李進很輕鬆的就調集了三十萬石軍糧。
糧食籌備齊的時候,部隊也集結的差不多了。
大軍被集結在晉陽,之所以沒把軍隊集結在邯鄲,是因為各地到邯鄲的路程太遠,而到晉陽的路程,則相對較近。
軍隊就近集結可以節省許多資源。
大軍被集結完畢以後,尉繚帶著樂乘前往晉陽對軍隊進行訓練。
這十萬人並不是禁衛軍那種精銳,大多數都是臨時征召的壯丁。
尉繚想使用他們還得訓練一番。
但是訓練這些人,是件麻煩的事情,需要很多時間和大量的心血。
當然,如果在不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這些軍隊甚至可以在沒經過訓練的情況下就出征,隻是這種軍隊不堪一擊罷了。
為了幫助自己的徒弟,田秀從禁衛軍裡抽調了一批基層軍官交給尉繚。
得到了這批軍官的幫助以後,軍隊的訓練速度被大大提升。
隻用了一個月,尉繚就將這十萬大軍訓練完畢。
而他之所以這麼快能把軍隊訓練完畢,除了那些軍官的幫助,更為重要的一點,這十萬人裡有不少老兵。
趙國也是崇尚武功的,這幾年沒少打仗。
官府打仗,時常會從民間抽調壯丁幫忙。
所以在趙國各地都存在富有實戰經驗的老兵。
這些老兵不僅戰鬥力更強,在戰爭時他們也可以帶新兵。
一支隊伍老兵越多,往往戰鬥力越強。
田秀對尉繚這十萬人,賦予了厚望。
十月初,這支軍隊正式出發,進攻秦國。
尉繚出征的當天,田秀親自趕到晉陽去送他。
晉陽城外,校場上。
狂風呼嘯著席卷而來,卷起漫天的黃沙,遮天蔽日,仿佛整個天地都被這片昏黃所籠罩。在這片混沌之中,一杆巨大的旗幟高高矗立著,上麵繡著一個醒目的“尉”字,那鮮豔的顏色在風沙中若隱若現,但卻始終屹立不倒,迎風咧咧作響,發出陣陣清脆的聲響。
田秀緊緊地抓住尉繚的雙手,目光中滿是關切和憂慮。他聲音低沉而凝重地對尉繚叮囑道:“此戰關係重大,絕非尋常之戰可比。你務必要萬分小心謹慎啊!倘若發現並無可乘之機,立即撤回切不可將大軍置於險境。”
尉繚靜靜地聆聽著田秀的話語,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他用力地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將這番話牢記於心。
然後,他鄭重其事地向田秀拱手揖拜,語氣鏗鏘有力地說道:“師父請放心吧!此次徒兒定當全力以赴,不辱使命。正所謂‘十年磨一劍’,徒兒這把劍可是經過您多年來的悉心磨礪才得以成形。如今,正是它出鞘之時,徒兒定會讓此劍大放異彩,絕不辜負師父您的一片苦心和期望!”
說罷,尉繚轉身踏上征程,身影漸漸消失在了漫天的黃沙之中。
蜀地。
成都。
蜀侯聽說巴侯五萬大軍全軍覆沒,甚至他本人也戰死了,這讓蜀侯的心思活泛起來。
“巴侯如今身死,巴國群龍無首,也許寡人可以趁這個機會拿下巴國!”
蜀侯想攻打巴國,當然不是單單想趁火打劫。
巴侯剛死,巴國局勢不穩,蜀侯隻有趁這個機會攻打巴國,才有機會救出自己的妻兒啊,否則等巴國的局勢穩定,蜀侯的妻兒又會淪為人質。
即便為了妻兒,蜀侯也要趁這個機會拿下巴國。
他的話音一落,蜀相王誌就站出來反駁:“君上,蜀地第三國源出一家,巴侯剛薨,我們就趁火打劫,隻怕會落人口實。“
王誌顯然沒猜到蜀侯的心思。
他隻是單純覺得蜀國打巴國,師出無名。
這種情況下肯定會引來周邊國家的乾涉。
特彆是一直跟蜀國不對付的充國,充侯那家夥肯定不會看著巴國滅亡。
“哈哈哈!”蜀侯聞言,先是大笑了三聲,然後才搖著頭說:“當今天下列國紛爭本就弱肉強食,強則強,弱則亡。”
這話的意思就是,蜀侯覺得自己實力很強,壓根就不怕周邊國家的乾涉。
王誌隻能提醒:“上君,要小心充侯!”
蜀侯冷哼:“巴侯活著,寡人尚且懼怕他們,如今巴侯已死,巴國群龍無首,充侯那老匹夫一人難有作為。他若不知好歹,膽敢援手,寡人必移兵擊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