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王元八年七月初四。
魏公子信陵君病故。
各國聞魏公子病故,皆派人入魏吊唁。
魏公子臨死前,囑咐魏王增重用丞相姚賈,又請自己的門客們改投姚賈,繼續為魏國效力。
朱亥、石冰等人遵從魏公子遺命轉投姚賈,張耳、陳餘等人則留在信陵,為魏公子守靈。
姚賈擔任相國以後。
魏王增向之問策。
“丞相,仲父病故,不知丞相以為,我為國今後能何去何從?”
姚賈對曰:“今天下趙強而諸國弱,魏國隻有侍奉趙國,才能求得一線生機。”
魏王增聽後,眉頭緊鎖,麵露猶豫之色:“侍奉趙國,恐有損我魏國尊嚴,且趙國野心勃勃,若我等一味退讓,日後恐被其完全掌控。”
姚賈拱手道:“大王,如今形勢嚴峻,趙國兵強馬壯,若魏國與之抗衡,恐難取勝。先侍奉趙國,可保魏國一時安穩,待我魏國積蓄力量,等待天下時局有變,才能有振興之機。”
魏王增沉思良久,緩緩點頭:“丞相所言有理,就依丞相之策。”
於是,魏國開始向趙國示好,不斷進獻財物與土地。
田秀見魏國如此識趣,便也放鬆了對魏國的警惕,轉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對付齊楚兩國身上。
齊國自從上次的大戰以後,深懼趙國,唯恐趙國再來攻。
為了保全齊國,齊王隻能派人前往魏國、韓國、楚國遊說,希望四國聯合抗衡趙國。
李園一直擔心屈景昭項四大家族的反撲,麵對齊國提出合縱攻趙的提議,李園不敢應。
魏王采納姚賈積蓄實力,等待時變的策略,又見楚國也沒有答應,故也不應。
韓國在上一次的澠池之戰被李牧打敗,韓王懼怕趙國,更不敢答應齊國。
故,齊國這一次的合縱計劃胎死腹中。
進入秋天以後,田秀收到了一個好消息。
望君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魏咎。
魏王非常喜愛這個孫子,恰好魏國的寧陵君病故無後,魏王便封魏咎為寧陵君。
魏王增當然也不是單純喜愛這個孫兒,更多的是想借這個機會向趙國示好。
田秀聽說這個消息以後,派人給望君送了很多禮品,魏趙兩國的關係確實更好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九月份秋收結束以後。
田秀下令在趙國北部地區修建水渠灌溉農田,為了修建這條水渠,趙國征發了三十萬民工。
這條水渠一直修了四個月,直到第二年正月,也沒有修完。
田秀擔心水渠繼續修下去會損耗國力,下令暫停這項項目,等到來年秋收以後再繼續進行。
這一年開春以後,各國都遭遇了嚴重的大旱。
土地乾涸,糧種播下去以後根本長不出苗。
好在趙國各地都有水渠灌溉,而關中等地也因為當年秦國對水利的重視,也沒有被旱災影響。
齊國、魏國、韓國、以及楚國部分地區深受這場旱災的禍害,糧食嚴重減產。
短短三個月,天下的糧食暴漲了十倍。
齊國因為去年的戰爭導致糧食大幅減產,再加上今年的乾旱,致使齊國爆發了嚴重的災荒。
齊王建無奈,隻能去信於趙國借糧求救。
李斯等人建議田秀說:“丞相,齊國遭遇了嚴重的旱災,國中餓殍滿地,這是連上天都拋棄了齊國,我國應該趁這個機會發兵攻打。”
田秀對李斯的提議很心動。
韓非卻勸說田秀:“丞相,齊國正遭遇糧荒,我們這時候出兵攻打是趁人之危,會遭天下人唾棄。
齊人對趙國是有好感的,但我們在此時趁火打劫,齊人會恨死我們,一定會奮力抵抗。
我們不能在這種時候落井下石,反而應該答應齊王將糧食借給他們。
這樣一來齊國人一定會感激我們趙國對他們的幫助。
我們的仁義之名也會傳遍天下,今後我趙軍所到之處,民眾必簞食壺漿。”
田秀聞言,看向自己的長子田繼業,如今他已經是自己的世子了,也該獨當一麵了。“繼業,你說說父親該不該把糧食借給齊國?”
“父親!”田繼業拱手說道:“春秋時晉國和秦國交惡,晉國遇到災荒,秦穆公能不計前嫌的幫助晉國,因為穆公的仁義,晉人都感激秦國。
齊國遇到災荒,這正如同當年的晉國,父親正應該效仿昔日的秦穆公,這正是一個我們收獲齊國人心的好機會。”
田秀聞言點頭稱善看著叔孫通說:“先生把世子教的不錯。”
叔孫通嗬嗬一笑:“世子能像丞相一樣,懷有一顆仁義之心,這正是一位王者應該具備的氣質。”
田秀聽了更高興了,下令賞了叔孫通二十鎰黃金。
次日,田秀以丞相的名義下詔給司農李進,命他調撥三十萬石糧借給齊國。
齊人聞之趙國借糧給他們,果然都稱讚趙國的仁義。
齊國也因為趙國的這些糧食,逐漸緩過了勁。
荀子聽了這件事後對徒弟張蒼說:“趙國將在十年內奪得天下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什麼?”小胖墩張蒼眨巴著一雙大眼睛問。
荀子捋著胡須,笑嗬嗬的解釋:“趙國能在齊國遇到危難的時候幫助他們,這說明趙國人已經懷有了仁義之心,一個懷有仁義之心的國家,是所向無敵的。”
邯鄲。
徐福又來到信都宮找到了韓樂。
兩人見麵以後。
徐福將一張羊皮紙遞給韓樂,道:“幸不辱命。”
韓樂看著徐福遞過來的羊皮紙,很是驚喜:“這傳說中的駐顏術,你居然真的找到了?”
徐福說道:“臣說過的事情就一定會做到。”
韓樂小心的把那張紙收好,對徐福說:“先生立下了這樣大的功勞,想得到什麼樣的賞賜呢?”
徐福回答說:“臣對出海很有興趣,臣聽聞在東海,有一座島,名叫蓬萊島,島上有仙人,臣很想出海尋仙。”
韓樂明白了徐福的意思。
這出海自古以來就是一件耗資巨大的事情,徐福這是希望得到自己的資助了。
韓樂對徐福說:“朕會儘一切力量。助先生出海尋找蓬萊仙島。”
徐福大喜,對韓樂長拜:“多謝太後!”
田秀府邸。
李斯匆匆來見,拱手說:“丞相,太後那邊出事了。”
“嗯?”田秀一怔,問道:“太後能出什麼事?”
李斯說道:“太後資助了一個叫徐福的方士出海尋仙。”
田秀聞言眉頭一皺:“有這等事?”
李斯說道:“出海尋仙這種事情本就虛無縹緲而且耗資巨大,臣擔心太後受騙。”
田秀說道:“太後可曾動用國庫的錢嗎?”
李斯搖頭。
田秀說:“既然沒有,太後私人讚助徐福出海,這便沒什麼不妥的,至於是不是會受騙,那是太後自己的事情。”
李斯走後,田秀馬上動身去了信都宮。
“樂兒!”田秀責備道:“你資助一個方士出海尋仙乾嘛?你難道相信這種東西?”
韓樂麵對田秀的責問,顧左右而言他。
田秀還想追問,韓樂卻抱著田秀撒嬌。
韓樂一向是端莊持重的,從來沒有這樣。
田秀心一下化了,也不再去追問韓樂為什麼要資助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