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
田繼業看到田樂業時倍感詫異。
皇帝的幾個兒子裡,跟太子來往最密切的人實際上是漢中王田承業,兩人從小在一起長大,感情深厚。
相較之下田樂業跟田繼業就有些疏遠,兩兄弟的感情並不是很好。
可是田樂業居然敢在這種時候冒著觸怒皇帝的風險來看望他,這讓田繼業非常感動。
“老三,我實在想不到,這種時候你敢來看我。”
田樂業走上前,從背上取下一個包袱,說:“這是我阿母讓我轉交給大哥的,阿母說越國那個地方窮山惡水瘴氣又多,大哥千萬小心,保重身體。”
“還有這塊玉佩,這是我滿周歲時,父皇親手戴在我脖子上,他就像我的生命一樣重要,大哥,我不能陪你去南方了,就讓這塊玉佩陪著你。”
田樂業鄭重的取下戴在脖子上的一塊玉遞給田繼業。
這是一塊金鑲玉,所謂金鑲玉,也就是在玉上麵鑲嵌了金子。
這塊玉並不沉,輕飄飄的,可握在手裡,田繼業卻覺得重如千斤。
“三弟……”
田繼業感動的想哭,忍不住涕淚長流。
田樂業緊緊握著他的手:“大哥,不管怎麼說,你我永遠是兄弟!”
兩兄弟緊緊的抱在一起。
這一刻他們不再是天潢貴胄,僅僅是普通人家的兄弟。
田繼業輕輕放開田樂業,從妻子魏氏手上接過一個包裹,說:“阿母把她打理了半輩子的生意都交給了我,這是賬冊,如今這些生意我也用不到了,樂業,你把這些交給父皇吧!”
這些生意就算田繼業送給田樂業,他也是守不住的。
父皇不可能允許田樂業繼承這麼龐大的產業。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田樂業把這些賬本獻給父皇,相信父皇會對他刮目相看。
這也是田繼業這個大哥最後能為弟弟做的事情。
田樂業也知道這些賬本的分量,他鄭重的接過去,保證會轉交到田秀手上。
兄弟二人就此道彆。
田繼業帶著家人離開了。
田樂業站在後麵雙膝跪地,對著田繼業一拜:“大哥一路走好!”
田繼業看到這一幕,嘴巴蠕動了半天,可終究沒再說一句話。
他們一家人的身影越來越遠,直到消失在了地平線的儘頭。
宮裡。
皇帝召見了楚王。
田秀依舊坐在丹陛上,他閉著眼睛,輕聲詢問:“聽說你去送了你大哥?你難道不知道他是廢太子?”
田樂業語氣平靜:“兒臣送的是大哥,不是什麼廢太子。”
田秀睜開眼睛,眼神中多了幾分動容。
樂業這孩子的本事遠不如他的幾個兄弟強,可卻有情有義。
對他是這樣,對廢太子也是。
“你,是個好孩子。”
皇帝對著田樂業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田樂業沒有接話,隻是將大哥交給他的那個包袱宮頸呢放在身前的地磚上。
“這是?”皇帝皺了皺眉。
田樂業說:“這是大哥要我轉交給父皇的東西,現在東西送到,兒臣,告退!”
重重的磕了一個頭,田樂業轉身離開。
王奉把那個包袱拿到皇帝麵前,裡麵赫然裝著一摞又一摞的賬冊。
田秀看到這些東西不禁觸景生情,他又想起了趙媛,她真的為自己付出太多了。
如今自己卻親手廢掉了她的太子。
“媛兒……”
皇帝再度忍不住老淚縱橫。
次日朝會。
丞相韓非、太傅孔鮒向皇帝上書,他們認為太子謀反,是他們沒有規勸太子,兩人向皇帝請辭。
皇帝當然明白這二人請辭的真相,是他們對自己失望了。
他們認為是自己逼反了太子。
田秀在心裡長歎了一聲。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皇帝批準了他們的奏請。
韓非在離開朝堂以後,回到了韓國,著書立學,再也不問世事,終於成為一代大賢,後人尊其為韓非子。
孔鮒也重新回到魯國,著書育人,將孔子的儒家思想在魯國發揚光大,並最終讓儒學獨步天下,徹底兼並百家。
韓非、孔鮒離開後,田秀讓廷尉李斯代行丞相職權。
此時儲位空虛,京中的各諸侯王都蠢蠢欲動。
其中以漢中王田承業為最。
田承業認為,大哥不在了,他就該是長子,父皇的位置該讓他來繼承。
為此,他來到宮中麵見田秀。
父子二人見麵。
田承業哭著說:“父皇,大哥的事情,兒臣萬分傷痛,如今大哥已經不在,請您讓兒臣留在洛陽,在您的身前侍奉。”
皇帝也許是老了,舐犢情深,聽了這話以後非常欣慰。
他稱讚了田承業的孝心,可並沒有答應讓他留在洛陽。
田承業不死心,還想再求。
皇帝隻說要考慮一下。
田承業走了。
沒一會兒,晉王田玉又來了。
“父皇,現在大哥不在身邊,可身邊總不能沒有兒子侍奉,兒臣請求,能讓孩兒留在身邊侍奉您。”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田秀這時候已經察覺到不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