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父皇拋出的送命題。
田承業想也不想的回答:“兒臣將來一定會善待幾位兄弟,尤其是六弟,兒臣會多多關照他的,不會讓它受一丁點委屈。”
怕皇帝不信,田承業還跪下去,伸出一隻手,指天發誓。
還是那句話,司馬老賊洛水之誓前,誓言這玩意兒可信度還是很高的。
尤其是在戰國時期,一個人一旦發了誓,就一定會遵守。
可皇帝對田承業的表現似乎並不滿意。
“朕要你將來把皇位傳給你六弟,你,還願意嗎?”
田秀當然不是真的想讓田承業把位子傳給田徹,他隻是想知道,田承業在自己死後,到底會如何對待他這些兄弟?
如果他連對他皇位有威脅的人都能容下,那這就是個大仁之君,而田唐未來正需要這樣一個皇帝。
田承業跪在地上,膝行兩步,拱手道:“父皇,兒臣將來一定會把皇位傳給六弟。”
反正自己當了皇帝,皇位傳給誰還不是他一句話。
到時候父皇都死了,難道還能管得到他?
田承業心裡的小算盤打的啪啪響。
田秀垂著頭坐在龍座上,這位昔日南征北戰的英雄,此刻也是垂暮之年了,一副老態龍鐘的樣子。
他緩緩開口:“你有兒子,將來你把皇位傳給你兒子怎麼辦?”
田承業說道:“這個好辦,孩兒有三子,等孩兒繼位,就效仿宋宣公,把他們通通流放到朝鮮去!”
原本到這裡,田承業的回答還算完美。
可他偏偏非要再補一句:“父皇如果還不相信,兒臣可以把他們都殺了!”
田秀聽了這話以後悚然心驚。
虎毒尚且不食子。
一個連自己兒子都能下得了狠手的人,能善待他的兄弟?
此子佛口蛇心,若是讓他當了皇帝,隻怕幾個兒女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可田秀卻並未當場發作。
隻是抬起頭,吃力的揚起手指著田承業:“你,有種!”
田承業還以為父皇是認可了自己的做法,興奮的又磕了兩個響頭。
這下太子之位算穩了。
離開未央宮時,田承業腳下都帶風。
他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坐上未央宮的那尊龍座,君臨天下。
不過他馬上就高興不起來了。
次日,皇帝降下詔書。
漢中王田承業目無君上,罰削去巴南六縣。
田承業的封地很大,足有三個郡三十八個縣。
皇帝隻削去他巴南六縣之地,實屬不算多。
可自己昨天並沒有衝撞皇帝。
父皇無故削去他巴南六縣之地,隻能說明是惡了他!
田承業想到未央宮找父皇討個說法,可是卻被郭瑗之攔在宮外。
郭瑗之說:“陛下在休息,漢中王請回。”
田承業隻得悻悻而去。
不死心他又找到李斯,希望對方能讓他明白,他到底哪做錯了觸怒了父皇。
李斯聽田承業把昨天未央宮的事情說了一遍後,差點暈死過去。
這漢中王實在太蠢!
他竟然當著皇帝的麵說殺自己的兒子,這不是告訴皇帝他心思狠毒?
皇帝那樣一個仁義之人,怎麼會允許這樣一個狠毒的兒子當上皇帝?
田承業看李斯這個樣子不明所以還在問:“丞相,您這是怎麼了?”
李斯恨鐵不成鋼的看著漢中王。
他知道被他寄予厚望的二公子,徹底涼了。
三天後,皇帝降下詔書。
命令在洛陽的各藩王限期返回封地。
眾藩王無奈,隻得離開京城。
不過,皇帝並沒有讓襄陽往返回封地,而是以陪伴母親的名義,讓他留在京城。
這個信號就很明顯了。
儲位空虛,皇帝獨留襄陽王在京。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皇帝恐怕是準備把大位傳給襄陽王了。
嘉德殿。
郭瑗之叫來自己的兒子。
兩人見麵以後,郭瑗之就問田徹:“徹兒,阿母問你,你想不想當皇帝?”
田徹愣了愣,搖了搖頭。
知子莫如母,郭瑗之哪能不知道兒子的想法?
試問的天下有哪個男人能拒絕皇位的誘惑?
郭瑗之用嚴厲的口吻說:“說實話!我是你母親!”
田徹用顫抖的語氣說:“我…我太想當皇帝了!”
得到了想要的答案,郭瑗之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
我兒有進取之心就好。
“徹兒,聽著,你要想當皇帝,就必須得討好一個人。”
田徹以為這個人是田秀。
郭瑗之卻說:“錯了,是李斯!”
“李斯?”田徹有點懵。
自己想做皇帝跟李斯有什麼關係?
郭瑗之說道:“李斯是皇帝的丞相,深得信任,他說出的話分量很重,如果他不支持你做皇帝,即便陛下有意立你為太子,那個位置你也坐不穩。”
“所以母親的意思是?”
郭瑗之深吸一口氣:“你要拜他為老師,隻有成為他的學生,李斯才會全心全意的支持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田徹道:“可阿母,李斯一直支持的人不是二哥嗎?”
郭瑗之冷笑:“從前是這樣,至於現在嘛,可就難說了。”
田承業已經失去聖心,郭瑗之知道,這孩子算完了。
這一點李斯也心知肚明。
李斯是個聰明人,他絕不會把寶押在一個已經廢掉的人身上。
郭瑗之來到未央宮。
淑妃正在給皇帝喂藥。
皇帝咳的很厲害,以至於湯藥都灑了一身。
看到郭瑗之進來,淑妃也是識趣的把藥碗遞了過去,起身離開。
如今明眼人都瞧得出來,襄陽王極有可能是下一任太子。
郭瑗之就是日後帝國的皇太後。
淑妃自然得小心翼翼的討好。
郭瑗之一勺一勺的給皇帝喂藥,一邊喂,她還不忘掏出手絹幫皇帝擦掉嘴角的湯漬,等藥喝的差不多了以後,郭瑗之才說:“陛下,妾有個不情之請。”
田秀咳嗽兩聲,虛弱的說:“你說。”
郭瑗之道:“徹兒身邊一直沒有好的老師,妾想讓他拜個老師,多學學治國之道,也能給皇帝分憂。”
田秀一眼就洞穿了郭瑗之的心思。
他不動聲色的問:“你想讓誰做徹兒的老師?”
郭瑗之說:“李斯。”
田秀想了想,田徹已經被他內定為接班人,李斯作為丞相日後自然要輔佐他。
要是兩人成了師生關係,李斯也能儘心輔佐。
隨後田秀召來李斯又召來田徹。
田秀要李斯收田徹為徒。
李斯自然知道皇帝的意思。
陛下這是在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