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瑗之本想通過淑妃來威脅齊王,可惜齊王並沒有上當,郭瑗之一連寫了幾封信,齊王都沒有半點動作,郭瑗之氣的不行,讓人把淑妃送去舂米,準備好好折磨折磨她。
鳳祥十四年十二月。
天子駕崩了才三個月,郭瑗之就迫不及待的要把田秀安葬。
群臣都覺得不妥,按照禮法天子駕崩是要停靈一年的,可是郭瑗之拿出來田秀的遺詔,群臣這下沒法反對了。
田秀被下葬的第二個月,新帝田徹改鳳祥十四年為建元元年,至此,鳳翔時代結束,建元時代來到。
建元元年正月公元前209年),丁零摩多單於聽說田秀駕崩,親提大軍二十萬圍攻雁門關。
摩多這種時候叩關南下,當然不是要攻打田唐,隻不過是想趁亂撈些好處。
邊關急報很快送到洛陽。
未央宮大殿。
丹陛上的田徹看著下麵的群臣,道:“諸卿,如今丁零叩關南下,北疆告急,不知諸卿以為朕當如何處置?”
百官之中以李斯話語權最高,李斯既是丞相又是先皇欽定的輔政大臣,這種時候自然由他第一個表態。
李斯站出來說:“陛下初登大寶,實不宜大動乾戈,何況如今朝廷之禍並非丁零,故臣以為當和。”
田徹一聽立馬撩開麵前遮擋視線的旒珠,道:“怎麼個和法?”
“這……”李斯沉思了片刻後,拱手說道:“這些個草原蠻夷無非是想要搶些財物女人,故臣以為,可以給丁零人送些財帛,再給摩多單於送些女人,相信可以化乾戈為玉帛。”
田徹也不想打仗,聽了這話以後,他點了點頭:“就依丞相。”
下朝後。
田徹把朝會上發生的事跟郭瑗之說了一下。
郭瑗之也支持李斯。
如今朝廷的心腹大患並不是丁零,而是那些藩王。
等擺平了那些藩王,再好好的收拾收拾那些不知道好歹的草原韃子!
二月,丁零那邊給了回複。
摩多索要十萬石糧食,五千斤茶葉,絲綢兩千匹,另外還索要牛羊肉酒共計十萬斤。
最主要的一點,摩多單於還向田唐索要一個公主。
田唐立國以來,還沒有和蠻夷和親的先例,所以摩多提出的和親這個要求,立刻在田唐朝上爆發了一場激烈爭論。
群臣之中分成兩派。
文官紛紛主和,武將則堅持主戰。
兩方人都爭執不下。
田徹聽的頭疼,打斷了群臣的爭執,問李斯說:“丞相,你的意思呢?”
李斯拱手說:“臣覺得,按照目前的情況來說我們應該答應。咱們要是不答應,免不得要和丁零打一場,朝廷如今最重要的是休養生息,積蓄國力,實在不適宜和丁零打仗。”
田徹眉頭皺的很緊,要是同意和親的話,田唐這邊就送個公主,可問題是田徹還沒有子嗣,能用來和親的公主就隻有鳳翔公主。
父皇生前可是不願意讓鳳翔公主去和親的。
自己這個皇帝剛剛繼位就要把妹妹送去丁零,這讓天下人怎麼看他?
可不同意送公主就得打仗。
田徹頭疼不已。
退了朝之後,他隻能又去找母親。
郭瑗之很聰明,她說:“皇帝,這和親可以答應,不過送個公主給丁零,這是萬萬不行的。”
說著,郭瑗之搖了搖頭。
田徹倒是沒想到,母親居然不舍得把鳳翔嫁給丁零人。
阿母可真是仁慈。
田徹就說:“阿母,你對鳳翔妹妹可真好……”
郭瑗之白了他一眼:“你當我是舍不得那個丫頭?要是用一個丫頭就能換來雙方幾十年和平,就是加十個公主給摩多我都不心疼。”
郭瑗之從墊子上站了起來,在房間中踱步,麵無表情的說:
“我之所以不同意送個公主給摩多單於,是為了留下後路。我們要是嫁給真公主給摩多,他萬一不滿足,繼續敲詐勒索,我們該怎麼辦?”
“送個假公主過去,摩多要是不滿,咱們再送真公主去也不遲。”
田徹被母親的算計折服了。
母後的心機實在深沉,這一點是自己望塵莫及的。
郭瑗之轉過身,麵帶得意的看著田徹:
“皇帝,你那碗水還淺著呢!今後你跟你娘要學的東西多著呢!”
田徹虛心的應了一聲是。
田唐這邊很快就帶著一個假公主還有一大堆物資出發了。
出乎預料,摩多得了這個假公主,竟然真的退兵了。
郭瑗之聽說了以後冷笑不已:“我還以為摩多有多難纏,原來也不過隻是個有點甜頭吃就滿足的草包。”
“現在,我可以騰出手收拾收拾這些不聽話的藩王了。”
郭瑗之又把目標盯在了國內這些藩王身上。
正當郭瑗之運籌收拾田唐國內這群藩王的時候,一件糟心事來了。
皇帝田徹騎著馬到上林苑遊獵,結果馬術不精,從馬上摔了下來,當場昏迷。
王奉趕緊把皇帝抬回了未央宮,並請來太醫診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淳於誠把了很久的脈以後,麵色凝重的從皇帝的病榻上站起。
郭瑗之趕緊問:“皇帝如何了?”
淳於誠搖頭說:“陛下後腦勺先著地,傷了筋脈,恐怕很危險。”
這句恐怕很危險讓一向穩健的郭瑗之險些沒站穩。
後麵的子佩趕緊扶住了郭太後。
郭瑗之定了定神,說:“陛下還能不能醒過來?”
淳於誠又是搖頭:“難說。”
這下郭瑗之有點慌了。
新皇剛剛登基,這要是有點意外,那些藩王怕是個個都想把朝廷吃了。
郭瑗之看著病榻上的田徹,心裡忍不住埋怨。
這孩子好端端的出去打什麼獵?
殊不知,古代沒什麼娛樂項目,除了歌舞耕田,貴族能用來消遣娛樂的,也就剩打獵了,這也是為什麼古代那麼多皇帝喜歡打獵的原因,因為沒彆的事能乾。
郭瑗之把皇帝受傷的氣都撒在了隨從的身上:“傳詔,跟著皇帝到城外打獵的那些宮人一律打殺了,侍衛打三十板子,發配北疆充軍。”
宮人屬於是皇室的奴婢,可以隨意打殺。侍衛就不行了,這宮裡很多侍衛都是田唐的貴胄,打殺不得。
為啥侍衛們不是普通人呢?道理也挺簡單,要不是知根知底的人待在身邊,君王也怕這些人刺王殺駕。
這些貴族出身的子弟,知根知底,讓他們在宮中充當侍衛是最保險的。
皇太後一聲令下,未央宮的這些無辜宮人全都遭了殃,他們哭喊著求饒,可並沒什麼用處。
李斯聽說消息趕來,正好撞見這些宮人被拉出去打殺。
見此,李斯雖然心有不忍,但也沒為他們求情。
一群奴婢罷了,在李斯這些上位者眼中,不過是一群螻蟻,死也就死了。
王奉親眼看著這些朝夕相處的同僚被打殺,不免有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以前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可從來不曾這樣殘忍。
王奉在心裡長籲短歎的時候,李斯已經過來了。
“中車府令?”
聽到李斯的聲音,王奉回過神來趕緊行禮拜見。
李斯如今可不光是丞相,還是輔政大臣地位尊崇,就連陛下都得讓其三分。
王奉可得罪不起。
“好了!”李斯揮了揮手,看了眼大殿裡,問:“陛下如何了?”
王奉諱莫如深的說:“您還是親自去看吧。”
要是讓皇太後知道自己非議皇帝的病情,自己隻怕不會有什麼好。
王奉可不想觸黴頭。
李斯沒再多問,快步進去。
看到李斯進來,郭瑗之說了句:“丞相來了。”
李斯拱手見禮,看了眼病榻上的田徹,說道:“陛下如何了?”
郭瑗之淡淡的說:“不要緊,隻是受了一些小傷。”
李斯看著病榻上昏迷的皇帝,眼睛眯成一條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