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什麼呢!吵什麼吵!”邊防總督大喝道。
那兩名守衛士兵見總督來了,趕忙拱手道“總督,這兩人直意要往軍營裡衝……”
總督打量了一下眼前這一男一女——華麗的絲綢,那男的帶著歪斜的冠冕,還穿著……龍袍?
“啊!末將拜見陛下!”那名總督趕緊跪了下來。
那兩名士兵先是一愣,然後也趕忙跪了下來。
“趕緊起來,魯國向我們開戰了!趕緊反擊!”
曠帝著急地大喊著,一邊往營帳中跑。
那名總督一愣,趕忙帶著全營的士兵傾巢而出——畢竟陛下不會拿這種事開玩笑。
那總督一出軍營不到二十裡,就遇到了魯國越境的士兵。
他大喝一聲“全軍列陣,殺!”
兩軍衝殺,兩萬對四萬,實力懸殊。
但是,已經長時間缺乏訓練,被中央的貪官汙吏們坑害的邊防軍隊們戰鬥力早已不同往日,一個個麵黃肌瘦,遊手好閒,更有甚者連兵器都不會用了。
不出半個時辰,南明國這四萬的邊防軍直接敗下了陣來,總督帶著殘餘的千騎逃走了,而魯國帶著剩下的八千多騎朝著南明國的邊防大營就殺了過去。
等了許久都不見消息的曠帝聽見軍營外不遠處傳來的馬蹄聲,以為自己的大軍勝利而歸,開心得急忙去迎接。
而當他看見為首的旗幟上寫著“魯”字後,他想跑已經晚了。
刀光一閃,血光四濺,人頭落地。
此事了解,那八千魯騎才滿意而歸。
等南明國的總督帶著千騎繞回大營後,看著地上人頭分離的屍體,眾兵紛紛跪了下來。
收斂好曠帝的屍首後,南明總督仰天長歎“想不到南明就會到如此地步。”
一把利劍緩緩出鞘,孤者隕,楓葉飛揚,血灑一地;何為孤?隻道是天涯亡國人,何處為葬?
南明國,都城,蘇赤府邸。
蘇赤緩緩地將信件焚毀,嘴角露出一抹笑,一個帝國也隨著這縷縷孤煙,飄蕩、飄散……
第二天,朝堂之上。
南明國眾大臣正在議論紛紛,到早朝的時間了,為何國君遲遲未來。
突然一眾士兵衝入皇宮,包圍了整個大殿,隻見蘇赤緩緩地走上了皇位。
一名大臣質問道“蘇赤,你這是要乾什麼!你這是謀反!”
蘇赤冷笑一聲,將一封從邊疆遞送的文件公之於眾,大聲宣布道“諸位,舊王已死,新王當立!你們可有什麼意見呢?”
各位大臣雖有氣氛,但都隻得忍下。
蘇赤笑了笑,緩緩地走到了皇位前,坐了下來。
之後的一個月裡,國都全城到處都是士兵,時不時就會有朝中大臣被殺,一切異己都被清除,新的帝國正隨著曉晨出現。
蘇赤改國號為“天資”,史稱“天昭帝”。
然而,在天資帝國傳承至四十二帝“滸帝”時,掌握重兵的叔叔“齊王”不服其父(也就是滸帝之祖父)的安排,竟然借著“清君側”的名義,帶兵攻入了國都,篡奪了皇位。
而他自己認為這個皇位是名正言順的,於是將自己的排位歸入皇家祠堂,但是在民間,此等大逆不道之事引起了百姓們的不滿,於是乎,有人就從他開始,將後麵的皇帝重新排序,不再連接前朝的四十二帝。
但在血緣上講,“齊王”(後史稱規祖)也算得上是天資開國皇帝“昭帝”之後裔,理應繼續排位天資皇室,並且齊王為了轉移民間注意,不僅沒改國號,還乾了許多為國為民的事,勤政愛民了一生,也算是為此事的一種救贖吧。
從客觀的角度上講,齊王(規祖)對天資的發展和興起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
這就是如今本大陸上的七國格局。
這幾篇還是希望大家儘量看完,雖然有些枯燥(講這些“曆史”確實是這樣),但是這六章對於後文即整本小說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
如果這六章讓你們感覺到枯燥乏味甚至想睡覺的話,我在此給大家說聲抱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