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營的標準編製是二百人,現下加上於佳這批新人才不到一百人,可見這次戰役打的有多苦。
地盤被占,還要如喪家之犬一般被人趕出去,想起來就憋屈。
而今再想要虎口奪食,哪有這般容易?
於佳拳腳功夫了得,善近戰,這些刀槍劍戟使著並不順手。
她拿起麵前的紅纓槍比劃了一下,不甚滿意。
放下槍拿起旁邊的長刀,大概有二斤重、二尺長。
刀身大約二十公分寬,通身漆黑,刀身後緣已經卷刃,血跡斑駁,隱隱泛著寒光。
於佳揮舞了一下,用起來還算順手,就選擇了長刀。
“二柱,你怎的不選長劍?長劍輕便些!”狗剩手裡拿著一把長劍,隨口問道。
“長劍太輕不趁手!”又看了眼手裡的長刀,甚是滿意,就用它了。
剛來先鋒營半日,於佳總有種被窺視的感覺。
這讓於佳有一種不知什麼時候,就能被不知名野獸咬一口的感覺。
一旦心裡有了這種想法,就再也打消不了,她環顧著周圍的士兵。
馬上就要上戰場,他們各自忙著自己的事情,有整理甲胄的、有磨刀的。
於佳搖搖頭,興許是自己想多了,都已經來到這送命的地方,誰還會針對她?
號角響起,整隊集合!
此時唐有慶沒有過多的話語,他眼神堅毅,發令鏗鏘有力。
“此次行動兵分三路,二、三隊跟著各自隊正正麵進擊。”
“一隊和二隊分彆在左右兩側擇良機準備攻城!”
於佳被分在一隊,跟著隊正前往城前隨時準備進城。
二、三隊作為先遣部隊,已在門前叫陣。
巍峨聳立的城池已經易主,可並沒有在它身上留下創傷。
叫陣的是二隊隊正,大約十八、九歲的模樣,坐騎棗色高頭大馬,手持紅纓槍,聲嘶力竭的朝城門上的韃靼叫喊。
過了半柱香時間,韃靼才有了反應,於佳登時做好戰鬥準備。
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城牆上出現的不是對方的將領,卻是城中百姓。
隻見他們整齊排列在牆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見兵陣頓時哭喊起來。
叫陣的士兵不知所措的愣在原地,他沒有見過如此陣仗。
“奶奶的腿,把城中百姓當靶子,這還怎麼打?”
於佳旁邊的小兵氣的直跳腳。
突然城牆上又有了動作。
韃靼把百姓身上的衣服儘數褪去,稍有反抗,就被扔下城牆。
從於佳的視角看去,整個牆上白花花的一片,刺痛著所有人的心。
“鐺鐺鐺鐺.”鳴鑼收兵!
此戰不戰而敗!
回到營中,壓抑的愁雲籠罩在每個人的臉上。
“這幫癟犢子玩意兒,彆讓他劉爺我逮著,讓我逮著非將他們碎屍萬段!”
長海兒朝著敦實的練功樁狠狠的踢了一腳,猶不解氣,拿起手中的長劍胡砍一氣。
“省點力氣,用在韃子身上!”於佳打磨著手裡的長刀,她得保證一刀斃命。
於佳這種小兵不用關心攻城策略,隻要服從軍令就行了。
薊州城的折衝都尉李長庚出身行伍,從小兵一步步爬上來。
他久經沙場,已鎮守邊關二十餘載,本該頤養天年的歲數,告老還鄉的奏折還未發出,卻遭此一戰。
此刻軍中大營嘈雜如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