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詢問。
“傳令下去,派出兵馬對敵人追擊,他們剛離開不久,還有機會,就以為晉王報仇的名義,另外收編晉王殘部,入我軍中”
周邊人皆是暗自點頭。
晉王的實力不可小視,他也有大規模軍隊,而今被打散,還有殘部。
這個時候將這些人收編,可擴充己方實力。
以為晉王報仇的名義,可讓這些人歸心。
不得不說,這些諸侯王除了項烈,還沒有一個簡單的。
“把晉王的屍體帶著,我們先回北望城,聯絡其他諸侯王,再做打算!”
項治又下了命令。
麵色很沉。
這次對敵發動總攻,結果卻出現了偏差,反而給了敵軍反攻的機會,各大諸侯王都有損失,這是誰都始料未及的,接下來該怎麼辦?
正如項治想的這樣。
趁著這次機會,盟軍發動了全麵的反攻,不止是王康親率的一支,還有其他各處各條戰線,也都取得了極大的戰果!
殺敵眾多,戰線推進。
從全局來看,也是意義重大,絕對是大捷!
最大的戰果,當然是晉王項烈被斬首而死。
盟軍士氣達到。
不過也並沒有貿然深入,而是邊打邊將推進的防線鞏固。
在這期間,後撤的楚軍也逐漸穩住
昭蘇縣。
恒國西北部的一個小城,雖然麵積不大,但卻是重鎮樞紐,連接各處要道,又通四方。
項泰的主部就曾駐紮在此,而現在他們已經後撤,這裡被盟軍攻占,作為帥部。
曆時半月有餘,王康也從前線有驚無險的趕了回來。
他是盟軍統帥,是指揮全軍,運籌帷幄,而不是帶兵打仗。
“統帥大人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