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曆法
春季的獸潮過去之後,下灣部落有近三千人死傷。
聽起來似乎很多,但如果分攤到八百個村落裡,每個村子的傷亡還不足四人。
相對過去而言,這是一件極其不可思議的事情,要知道過去的下灣部落就算春季隱於洞穴之中,死傷也不會少於數十人。
此番得益於張克提供的武器,不但傷亡非常小,且收獲了大量的資源。
其中不但有各種凶猛野獸的屍體,更有不少被斬殺的妖物,甚至有很多的受傷野獸被捕獲。
無數族人為之喜笑顏開,需知野獸也是可以被馴養的。
不但可以提供肉食,覺醒了相關神通的族人更能驅使猛獸,使之成為狩獵幫手。
獸潮侵襲在過去象征著苦難與危險,即便有所收獲最終也會被部落統一收走。
如今卻不一樣了,私有製的建立,使得族人第一次有了屬於自己的物品。
大量野獸及妖物的屍體被出力最多的軍士拿走,可隻要是在獸潮中出過力的族人也都分配到了不少的獵物。
當下灣族人手中有了屬於自己的獵物後,交易也就自然而然地發生了。
我用某隻飛禽妖物的羽翼換取你的一對猛獸獠牙。
他以數張毛色鮮亮的皮毛換取我的某種猛獸肢體。
此外也有一些寶石、靈草、礦石等蘊含靈氣的物品漸漸在交易中出現。
焰紅蠶等部落高層親眼見證了交易市場的誕生,在看到其中那熙熙攘攘的族人時,也終於領悟到‘商業’對部落的發展有多麼重要了。
一年之後,焰紅蠶將張克與卜蟬予以完善的曆法公之於眾。
此界中其實也有模糊的曆法,但不夠準確,多數是根據天氣變化來判斷。
張克以冬至之日為基準,從一個回歸年後的冬至日推衍出年、月、日、時。
為此他在曆法中提出了‘天乾地支’的說法。
所謂‘天乾地支’是根據對天象的觀測而衍生出的規律。
十乾是指閼逢、旃蒙、柔兆、強圉、著雍、屠維、上章、重光、玄黓、昭陽。
十二支是指困敦、赤奮若、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荒落、敦牂、協洽、涒灘、作噩、閹茂、大淵獻。
簡化後的天乾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則為十二地支。
十天乾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兩者按固定的順序相互配合,組成了乾支紀元法。
根據此曆法,焰紅蠶將這一年定為農曆元年。
其中的‘農’字則代表著農耕時代的來臨與人們對於食物最樸素、最殷切的期盼。
公有製的廢除,文字與數算的學習,曆法的頒布、農耕體係的加強,礦石冶煉的出現,商業活動的誕生及行政體係的建立和專業軍士的組建。
種種改變推動著下灣部落飛速壯大發展。
春去秋來,時光飛逝,轉眼間三十幾年便已經過去。
農曆三十三年七月。
粟城。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如今的粟城已非當初那般村落的模樣,一座青石構築的堅城如山矗立。
四四方方的城池比初建立之時大了三倍有餘,鱗次櫛比的石質、木質屋舍整整齊齊地分布在各條街道之上。
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於街市之中。
經過發展,如今‘粟城’的人口已超過二十萬,除了分布在周圍村鎮的十餘萬人,隻這城中就有五萬左右的族人在生活。
城中來往的行人隻有極少數的人還披著獸皮,多數人身上穿著的是棉麻製成的衣褲,或扛著農具或背著弓箭等武器。
每一條街道的兩側隔幾步就有一處攤點,一些攤販高聲叫賣著。
山雞野貨,玉石犀角,靈藥靈礦,麻布鐵器,應有儘有。
受到吸引的路人流連與街市之中,不時停下查看物品進行交易。
早在十年前,在張克的推動下,下灣部落鑄銅為錢發行了貨幣。
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非常的不方便,畢竟你總不能每天扛著一頭野豬或是背著大量的糧食去與人交易。
貨幣的單位分為一錢,十錢,百錢三種,規格簡單但形製極其精美。
其形狀與張克夢境中的銅錢類似,皆是外圓中方留有孔洞,方便穿繩攜帶。
正麵標注著麵額,背麵則蝕刻著貨幣的發行時間和部落名稱。
為了以作區彆,三種銅錢的顏色截然不同,以紅、白、金三色顯示,皆是五峰附近獨有的一種紅銅混雜特殊金屬製成。
鑄幣的形製與配比技術及鑄幣器械都是張克提供的。
作為此界最早發行的貨幣,銅錢不但有著特殊的意義,更承載著此界的氣運。
故此,三種銅錢煉製出來後的第一枚都被張克留存。
貨幣的誕生給族人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這項舉措不但使族人對部落更加認可,更是提高了部落的公信力。
一些頂盔摜甲的強壯軍士三五成群來回在街市上巡查,每當有人發生爭執或是動手時,這些軍士便會上前製止。
原本在街市中是沒有軍士巡邏的,可總有一些人認為交易存在不公而發生爭執。
最近數年,有大量的族人因為不滿交易而大打出手,部落高層商議後,便在街市中布置了軍士來維護秩序。
‘山海界’冬夏兩季很是極端,夏季極熱,冬季極冷。
此時尚處於上午,還不算太過炎熱,等日過正午之時,街麵上基本看不到人影。
‘粟城’在這三十年裡經曆了多次修繕,高達十丈的城牆全是由巨大的條石壘砌,牆頭上布設著密密麻麻的巨大弩機、
這是張克根據‘八牛弩’的樣式改製為適合此界人族使用的巨型城防武器。
而這弩機完全是由下灣部落的工匠製作出來的,除了圖紙,張克沒有提供任何助力。
由此可以看出,下灣部落的工匠對於器物的打造已達到極高的水準。
此界不是太平盛世,城牆上斑駁的血跡和各種大大小小的裂痕都充分證實了這一點。
城外則是一眼望不到邊的農田,其所屬近兩百村鎮如衛星一樣圍繞在‘粟城’周邊。
下灣部落八百村落基本都是此類分布,隻不過如今村落中的人口大肆增長,有傳言說族中正準備開辟新城。
城外的田間依稀可見有人影在勞作,時不時可以聽到有歌聲和笑聲傳出。
七月的天如同孩子的臉,說變就變。
前一刻還是豔陽高照,須臾之後就見空中快速集聚起了大量烏雲。
見到天氣發生變化,無數的行人紛紛向家中趕去。
烏雲集聚的異常之快,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整片天穹皆被翻滾的黑雲所籠罩。
在雲層中,隱隱有電光此起彼伏地閃爍著,沉悶的雷鳴之聲如秋季獸群奔馳田野。
焰灣城。
下灣五峰最高的一座山峰峰頂上,佝僂著身體的卜蟬緊皺雙眉抬首望天。
其右手拄著一根碧綠長杖,左手五指屈伸不定暗自推衍計算。
片刻後,滿臉老人斑的卜蟬才沙啞著嗓子喃喃自語。
“奇怪,此時不當出現風雨啊?”
三十年過去,下灣部落的這名智者也如燃儘的蠟燭一般,到了油儘燈枯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