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凱娛樂。
此時,楊影盯著手機屏幕上楊蜜新劇開機的熱搜詞條,指尖幾乎要將手機捏出凹痕。
“這個該死的臭女人!之前她就總是在跟我搶熱度,現在居然還要跟我搶!她到底想乾什麼?”
辦公桌後方,賈士愷聽著這聲吐槽,隨口道:“同期其他幾個85花,大多都在飛躍影視陣營內。
劉藝菲不必多說,景恬、趙麗影、舒暢,這些都是飛躍影視的‘頭牌’,包括劉施施,《邊境殺手2》也快要上了。
麵對這些競爭對手,彆說是她了,嘉行打包在一起都不夠飛躍影視一根手指頭……”
楊影倒也不傻,很快反應了過來:“所以她就故意這麼做,要拉踩我?”
“沒錯。”
“該死的!這個臭女人!”
演藝生涯好不容易迎來新生,卻又遭到刻意針對,這讓楊影頓時氣不打一處來。
賈士愷見狀,起身來到她身邊,按住她顫抖的肩膀,語氣帶著安撫:“你忘了咱們的計劃了?
先靠綜藝刷國民度,再用電視劇立口碑……《勇往直前的萌哥探姐》已經預定了暑期黃金檔,平台給的招商資源比楊蜜的綜藝還多,你隻要忍過這段艱難時期,終究會迎來春天的。”
“那我現在該怎麼辦?”
“慢慢來,先找回你的粉絲基礎盤,我會安排公關和營銷團隊,逐步為你量身打造翻紅計劃的。”
“好。”
楊影壓下了內心怒氣,站起身,拎著包往外走。
“你去乾嘛?”賈士愷追問道。
“我約了表演老師上課,既然那些黑粉說我演技差!隻會瞪眼,那我就要證明給他們看,我楊影也是有演技的。”
“哈哈,好,有誌氣。”
賈士愷十分滿意的目送她離開。
簽下楊影對他來說,其實也算是一場賭注。
他需要動用人脈,給對方找資源、找戲約,從而在其身上抽取分成,撞取利益。
如果一切順利,那麼雙方都有的賺。
但如果這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賈士愷甩了甩頭,將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都甩在了腦後。
沒有如果!
楊影好歹也是當年的85花之一,人氣和熱度都是有的。
他就不信在這個基礎之上,還能更差不成?
就連孟子意那個走黑紅路線的小糊咖,都被他給送到了飛躍影視的項目中,楊影想重新翻紅難道還會比這更難嗎?
兩個85花竟然開始競爭了起來,這對於愛好吃瓜的網友而言,絕對是一個有趣的事情。
隻是,讓大家萬萬沒想到的是,後麵還有更大的瓜呢!
3月8日,大S通過工作室轉發具俊華發文截圖,承認與其結婚。
隨後,具俊華在社交平台發表長文,稱得知大S離婚後,他立刻聯係上了大S,兩人隨即便決定結婚。
這事一出,汪曉菲微博瞬間淪陷,網友在其微博下留言,對大S再婚速度之快表示驚訝和疑惑。
隨後,男女雙方本人及其家人在微博上展開了一係列互撕。
小S更是在社交平台曬具俊華的視頻,高調宣布那是她一個人的姐夫,還透露S媽已經接受新姐夫。
之後,小S又在官博上直接開懟汪曉菲和張嵐,稱他們的兒子不想見到親爹……
雙方你來我往,好不熱鬨!
但緊接著,還沒過幾天呢,官方又通報稱流量小生鄧輪在19年至20年期間,通過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進行虛假申報,偷逃和少繳了個人所得稅,高達1.06億。
要知道,現在稅務問題在圈內可是大忌,但凡有某個明星沾上,絕對逃不了製裁。
事件曝光後,鄧輪代言的多個品牌與其解約,其社交賬號被封,影視文化工作室也受到巨大影響。
一鯨落萬物生的情況又一次出現了。
與此同時,業內忽然發現,自從“四大一小”流量格局出現後,圈內演員好像一直在花式塌房。
這也讓許多人開始緊張了起來,這要是繼續塌下去,娛樂影視圈會不會出現“信任雪崩”的危機?
當偷稅漏稅、出軌劈腿、學術造假等負麵新聞不斷衝擊大眾視野,越來越多的明星光環被撕下,顯露出不堪的一麵。
曾經,觀眾將明星視為榜樣,願意為他們的作品、代言買單,期待在光影世界裡獲得精神慰藉與美好向往。
然而,一次次的“塌房”事件,正在無情地摧毀這份信任。
觀眾們不再敢輕易相信演員們塑造的角色魅力,開始質疑他們在鏡頭前的每一句台詞、每一個微笑,是否都隻是精心設計的“人設表演”。
而對於影視製作方來說,耗費巨資打造的作品,可能因為主演的負麵新聞而遭受抵製,血本無歸。
同時,投資方也會變得愈發謹慎,整個行業的創作活力與資金注入都將受到抑製。
長此以往,娛樂影視圈苦心經營多年的口碑與市場必將搖搖欲墜!
畢竟,誰又會願意為充滿欺騙與不良示範的行業買單?
而失去信任的娛樂影視圈,就如同斷了線的風箏,即便擁有再華麗的外表,也終將在風雨中失去方向,墜入無人問津的深淵……
“我們跟這個鄧輪沒有合作吧?”
飛躍影視這邊,陳飛好奇看向了秘書。
秘書搖了搖頭,“沒有。”
“那就好。”
陳飛點了點頭,隨即便將這件事拋在了腦後。
聚光燈越來越耀眼,犯了錯是掩蓋不住的。
往後此類情況隻會越來越多!
幸好飛躍影視目前合作的都是比較靠譜的演員,免去了很多損失。
隻是,歡瑞世紀那邊可就慘咯!
先是李曉璐、又是鄭塽、然後是賈廣淘、現在又是鄧輪。
這部劇都快變成內娛明星塌房代表了。
也就隻有男一號李易鋒,以及女主楊蜜還沒傳出什麼問題。
在官方以及圈內有心人的壓製下,鄧輪這件事並沒有產生太廣泛的影響,隻是給很多人心裡再次敲響了警鐘。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3月18日,萬眾期待的好萊塢進口片《新蝙蝠俠》正式上映。
這可是華納今年主打的項目,在北美上映後,截止當前已經收獲了2億美元票房。
隻是嘛,這部電影在進入內地後,突然就開始水土不服了起來。
“都踏馬2022年了,我們仍在看一部黑暗、壓抑、陰冷而又冗長的蝙蝠俠電影,這到底是誰的錯?”
“就這劇情,有必要拍175分鐘嗎?”
“差評!瘋狂差評!DC簡直越來越爛了!”
首日票房2095萬,次日票房3111萬,第三天票房1869萬……
大片慘遭冷遇,讓很多行業內的人莫名有些慌。
曾經憑借著震撼特效、宏大場麵橫掃全球票房的好萊塢巨製,如今在國內市場卻接連遇冷,排片率、上座率持續走低。
甚至多部被寄予厚望的超級英雄電影,最終票房成績都難以回本。
這一現象背後,似乎不僅僅是個彆影片的失利,更折射出了全球電影市場格局的某種變化。
然而,還沒等大家來得及去思考,這種變化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第7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入圍名單突然揭曉了。
放眼一看,全網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