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回來都懶得動彈就趴在床上刷手機,自從高考結束後就一直用手機看小說。
這種直板手機還是敲鍵盤的,除了能聽聽歌,看看小說,登個qq,打個電話,發個信息,也沒彆的能玩的了。
還有手機自帶的弱智遊戲,沒有一點意思,還不如看會小說呢。
晚上,大家都陸陸續續的回來了,一開始還有點尷尬。
楊婧嫆先給大家分享自己的家鄉美食,然後是趙寶玲和我。接著是周涵雨和孟昕彤也相繼活絡起來。
大家開始互相自我介紹起來,來自哪裡,叫什麼,多大了。
然後才知道我竟然是宿舍裡年紀最大的,誰讓我讀書晚呢。幸虧周涵雨和我同年,不然我還挺尷尬的。
趙寶玲是九三年的,孟昕彤是九四的,楊婧嫆是九五的,就是耿靜萱知道的相對較少。
除了吃東西的時候對我們有所回應外,其她時候都是態度淡淡的。話也很少,所以對她了解的也不多。
她不說話,彆人也不會自討沒趣,我們幾個一樣聊的熱火朝天的。
除了趙寶玲是蘇省的,我們幾個都是皖省的。雖然都是來自不同的市,不過在外地,即便是一個省的都感覺親切無比。
第一次體會到“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情懷,即便沒有淚汪汪,內心的激動也是溢於言表的。
看來學校還是分配的還挺有意思的,應該是想讓老鄉儘量的住一起,可以更加有凝聚力和團結吧。
曹夢瑤也許是係統出的意外,不過不住一起也好。要真的天天住一起的話,說不定反而容易會鬨矛盾呢。
我和趙寶玲都好奇的問周涵雨,今天送她過來的都是一家人嗎?
周涵雨笑著說道“不是啊,前邊的是我爸,一個是我高中同班同學傅慧穎,另一個阿姨是她媽,和我們是一個係的,不同專業。”
“她們家是不是很有錢啊?”,趙寶玲問道。
“對啊,她父母都在申城,要不是因為我報了常市的學校,她就去申城了,等以後畢業了她也一定會去申城的。”
申城,又是申城,申城已經慢慢成了我心底的執念。
我身邊的人都在說申城,一說申城我就會想起元逸風。已經很久沒見過了,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
無論如何,三年後我一定要去申城。自從他離開的那天開始,我就沒有一刻是不想去申城的。
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的決心,最初的夢想,最想要去的地方,一定要到達,也一定會到達。
從前我隻想讀書上學,想著長大後能夠掙錢孝順外公外婆。後來又一心想脫離父母的掌控,得到自由和自我。
這些都是形式所逼,無可奈何,但卻不是夢想。
後來他走了,我才有了方向,有了夢想。我的夢想就是去他在的地方,這個夢想的名字就是申城。不論等多久,我都一定會去的。
來日方長,我們以後多的是時間去了解彼此,反正要在一個屋簷下生活許久呢。
先建一個宿舍群,三十六號,六一二房間的成員到齊了,這個小集體的生活從今天開始拉開序幕。
但願以後我們能夠和平共處,生活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