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誕生在富裕家庭的女孩。
她天生有著人人稱讚的容貌,富有權勢的背景,即便如此神似乎還不滿足,偏心的給了她與容貌對等的天賦。
想要學鋼琴,她學會了鋼琴。
想要學舞蹈,她學會了舞蹈。
想要學戲劇,她學會了戲劇。
想要提高學習成績,她輕鬆抵達了年級第一。
他人的讚美和喜愛、大賽獎項,迄今為止她的人生中從不缺少這些東西。
無論是做什麼,都能獲得成功,她仿佛得到了這種詛咒。
之所以說是詛咒,而不是祝福,是因為輕易獲得的成功,很快就麻痹了她的神經,讓她一度變得什麼都無所謂起來。
既然做什麼都能成功,那麼什麼都不做也是可以的吧?
從產生這個想法開始,她就停下了腳步,不再前進,不再進步了。
直到她來到文京公立中學,在演劇部遇到了一個名叫神樂光的男生。
在社團裡,神樂光是演員的同時,還是腳本作家,他們社團的諸多令人讚不絕口的原創劇本都是從他手中誕生。
甚至有人帶著半開玩笑的心情給他取了‘東京莎士比亞’這樣誇張的外號。
可是在劇本寫作上的天賦,也不能掩蓋對方的戲劇表演能力,他是整個演劇部中最強的男演員。
按照他的說法,他是因為朋友才加入進來,之前對演戲的事情完全沒有涉獵。
但神樂光分明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每天都在以一種讓人知道這不是假話的驚人速度,不斷進步。
女孩很快意識到,對方和自己是同一類人。
是天生擁有超常的才能的那類人。
在意識到的時候,她很快就決定,要和對方成為朋友。
至少,要知道那個人是怎麼應對才能帶來的空虛感的。
第一次的接觸很成功,對方是個和善的人真是太好了。
他們很快成為了朋友,連帶著一位可愛的小小姐一起,名字是桐生日奈,演技天賦也很高,隻是還沒有到那種程度,還在凡人的範疇。
三個人關係越來越好,隻要有空,幾乎到哪都會在一起。
女孩也順利達成了最初的目的,知道了排解空虛感的方法——那就是製造朋友。
小學時期的她,經常被父母拉到世界各地表演,炫耀她神童的身份,基本上沒有和同齡人長時間相處的機會。
直到現在,她才理解了友誼為何珍貴。
隻要朋友在身邊,就算多麼無聊的時間也能充足的度過。有趣的東西一起分享,會比一個人的時候更快樂。
為什麼以前從沒注意到呢,誌同道合的朋友,是多麼重要。
這樣美好的時光,持續到神樂光與桐生日奈,害羞的在她麵前說,他們兩個人交往了為止。
交往?你們不是朋友嗎,為什麼可以交往呢?
在他們的疑惑下,女孩才知道自己問了一個傻問題。
在當時,她對情愛知識淺薄的認知當中,男女生交往這種事,應當是互相喜歡的兩個人通過告白的方式結合。
原來也可以從純粹的朋友,慢慢進階到交往對象,她向來以為兩者是分開的。
就是在那個時候,一顆種子被種下了。
在神樂光與桐生日奈兩人開始交往之後,三人相處的時間變少了一些。
雖說他們也沒有排斥和女孩在一起,但畢竟作為情侶,當然需要一些隻有兩個人度過的私人時間。
內心知道這是正常的,明麵上女孩也表示很理解,支持他們的戀情。
然而,如果非要說實話的話,女孩寧願二人交往這件事從未發生過,以後也不要發生,三個人一直作為朋友在一起。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會感覺到孤獨了。
但是,看著桐生日奈和神樂光幸福的樣子,這些話女孩說不出口。
和彆人交往,真的有那麼好嗎?
漸漸的,女孩產生了這樣的念頭。
她也想找個男朋友試試看。
不過,幸與不幸的是,她失敗了。
學校裡向她告白的男生,其實不是太多,大家好像都在顧及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