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三奶奶卻是對嬌娘愈發的欣賞了。她看得出來嬌娘是非常喜歡陸湛的,可是在這種情況下嬌娘還能很快明白自己的狀態不對然後調整回來在她看來是非常難得的,畢竟她也經曆過情愛,是知道那種感覺的。
付三奶奶笑著對嬌娘說道“我其實也就是用我的經驗也告訴你一些東西,但是真正走出來的話還是要看你自己的,嬌娘,說白了這些最終都是你自己看明白的。”
而她也再一次慶幸自己的眼光是沒有錯的,嬌娘這個人是值得往來的。
接下來兩個人沒有再去說那些風花雪月的事,付三奶奶可是認真的對嬌娘說她發現的錦州比較有意思的地方,準備等著什麼時候和嬌娘一起過去看看。
而嬌娘在反思過自己的生活後雖然目前還不知道應該怎麼去改變,但是嬌娘知道她是很向往付三奶奶所說的那些的,想著以後一定要和付三奶奶一起過去看看才是。
說完了後付三奶奶問嬌娘“你準備做些什麼?”
嬌娘說道“並沒有太多想法,要是說的話,我想學騎馬,不過要等著看看阿湛什麼時候有空了,然後想著家裡收拾好了之後建一個佛龕,去寺廟請一尊觀音回來,有些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我們都是軍眷,其實我想很多都請了觀音吧!”
這一點上付三奶奶很是讚同“可不是,要說我這個相公哪一點不好,就是他是個當兵的吧,總歸我會有擔驚受怕的時候,不過他喜歡在軍營裡的生活我作為妻子又能怎麼辦呢?能選擇的也不過就是喜歡他就包容他的一切,我就像是你所說的那樣,請了一尊觀音回來,每天早晚都上一炷香,圖個心安,倒是也真的有用的,畢竟我自己能踏實很多,我跟你說錦州這邊香火最旺盛的是海華寺,但是觀音菩薩最靈驗的卻是惠明寺,我當時就是從惠明寺那個請來的觀音,到時候你也可以過去看看,不過這個也是要選日子的,我們都不懂,還是弄清楚的才好!”
看得出來付三奶奶是做足了功課的,嬌娘很是感激付三奶奶的這一份體貼,將付三奶奶說的話都記下來了,嬌娘想著既然已經打算去做了,那麼為什麼就不能花費一點心思做的更好一點呢,她又不是沒有這樣的條件。
嬌娘說道“等著回去後我也好好的問問看看,這種事情自然不能糊弄的,而我卻真的並不是很知道這裡麵需要避諱的東西。”
午飯兩個人就在船上吃的,要了錦州這一邊的特色菜,口味還是比較重,但因為心情好的緣故嬌娘吃著竟然也會覺得還不錯。
飯後,付三奶奶本來打算和嬌娘說護膚的問題,因為付三奶奶很是驚喜的發現嬌娘送給她的麵脂和口脂都是非常不錯的,付三奶奶又看著嬌娘那種好皮膚更加的心動了,不過,卻是來了不速之客。
過來的是錦州孫家的女眷,當然不是衝著嬌娘過來的,即使陸湛現在已經是千戶了,然後嬌娘的舅舅也是一個三品的將軍,但是在孫家的人看來陸湛和周至衡不過都是草台班子出身,實在是沒有他們主動認識的必要。
而付三奶奶的娘家在京城可就不一樣了,付三奶奶的娘家是平陽侯,平陽侯可是和鎮國公一樣的分量,都是開國功勳,爵位世襲的那種。
孫家在錦州這一邊算是不錯的,不過到了京城後還是難以拿得出手,孫家的人就想著和京城的人聯姻是最好的方式。
這不是付三奶奶還有一個弟弟今年已經十三歲了,孫家也有一個姑娘今年十二歲了,在孫家看來這是一門極好的親事,這幾天一直想辦法找付三奶奶呢。
付三奶奶怎麼會不知道這些人的心思,要是說孫家的那個姑娘真的不錯的話她還是不會說幾句話,偏偏那孫家的姑娘自以為是,心比天高,真個以為自己了不起,卻是不知道要是到了京城的話這就是妥妥的給人送人頭的存在。
這樣的姑娘她怎麼會介紹給自己的弟弟然後給自己的弟弟拖後腿呢,本來付三奶奶想著自己避而不見的話孫家的人就能明白這是什麼意思了。
偏偏這孫家的人還故意裝糊塗,這不是今天自己和彆人出去遊玩的人又被這孫家的人知道了,現在堵在了船上,要是說不見麵的話是說不過去了!
付三奶奶很是討厭這種應酬的是,此時皺了皺眉頭,還是耐著性子說道“請她們上船。”
之後付三奶奶簡單的和嬌娘說了一些這其中的原委,最後說道“到時候你就在一旁什麼都不用說,這些人我來應付就是了!”
嬌娘也知道自己的確不適合說些什麼的,雖然說和付三奶奶一見如故,單畢竟這涉及到的還是付三奶奶私人的事情,她是不能插手的。
嬌娘點點頭“嗯。”
孫家那個姑娘嬌娘是有點印象的,心真的挺大的,所以錦州這一邊的人她都看不上,上一世一直到她嫁給陸湛的時候孫家的姑娘還沒有定親,那個時候孫家的姑娘已經十九歲了。
好像是那個孫家的姑娘一直到了二十歲的時候才定下親事,定下來的人自然不是孫家姑娘願意的,至於說最後如何嬌娘就不知道的,那個時候嬌娘更加不會去關注彆人的生活如何。
想到這裡,孫家的人已經過來了,孫家從來都是那種非常張揚的人家,所以孫家過來的三個女眷都是穿金戴銀的,在這樣的夏天裡總歸讓人覺得有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