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龍俯瞰著風雪中的子書願。
距離上次的事情,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這期間,小皇帝來青雲府的次數,已經有十次以上。
但唯獨這一次,跪拜了十天。
大有一種青雲李氏不出山,皇朝新的帝皇就要跪死在此的決心。
李大龍閉上了雙眼。
他如今的實力,神念早已經囊括了整個青雲府。
那是依舊雄偉的永恒城牆,像是亙古巨人一般,抵抗著仙域內血月輝映之下的黑暗。
城牆上的子書楓意有所感,她受到了李大龍的傳訊,作為青雲李氏並肩作戰的戰友,她有資格知道子書願在求救的事。
子書楓遙望著仙域,美眸微不可察地露出一絲悲色,隻道:“不成器的東西,道友隨他去吧,跪死在青雲也好。”
......
天塹山上,李大龍聽聞了子書楓的話語,他不禁百感交集。
他能感受到,子書楓並非希望皇朝沒落至此。或許子書楓也希望有人能力挽狂瀾,但力挽狂瀾的方式,絕不是來青雲府跪拜。
思緒間。
李大龍眉頭一皺,隻覺天地間一股法力,身旁已是出現一道虛影。
是國師旻憂國!
二人在山巔,俯瞰著地麵的子書願,久久無言。
良久,旻憂國就像是和老友閒談,笑道:“我倒是希望新一任的人皇,能像聞人仙儀一樣,心狠手辣一點的好。我們的這位新陛下,太過仁慈,如果是在當年的盛世,說不定皇朝還能延續千年乃至萬年。”
聞言,李大龍很是意外。
不過他還是問道:“國師大人莫非也是來讓我李氏出山?”
“這些年巫族厚土圖騰危險,我們深知巫族若是滅亡,便是唇亡齒寒。”旻憂國平靜道:“所以派了不少人去巫族,我們甚至和禹王達成了協議,彼此互不相犯。但是禹王在大利麵前,顯然不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
“你還沒有回答我。”李大龍又問了一句,即便是和皇朝積怨已久,但他此時此刻不知為何感到一絲悲涼。
“我讓你出山,你會去嗎?”
旻憂國反問道:“如果你帶著李氏參與,憑借著青雲府這些年的積蓄,很輕易就能解中原之危。再令地府重出人間,合圍仙庭,我皇朝和巫族未必不能占據上風。但,你們會去嗎?”
李大龍沉默了,如果不是如今家族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真不知道在皇朝災難之時,他會不會以德報怨?
“你彆看他這樣子。”旻憂國忽然指著子書願,嗤笑道:“如果皇朝真的度過了這次危機,你覺得他還會不會這麼老老實實?總有一天,他會和聞人仙儀有一樣的想法,把你們青雲李氏當成眼中釘。”
“你這麼清醒,以前乾嘛不幫我們一把?”李大龍翻了個白眼,“看看我們現在的關係,都鬨成了什麼樣兒?”
“因為你以前和我站不到同一個地方。”
旻憂國倒也直白,“我幫你,彆人怨我。我幫彆人,你們李氏怨我。乾脆什麼都不管,皇朝和人族到底能留一份希望。”
李大龍也不含糊,“說到底就是你們怕死。”
“......”旻憂國沉默了一下,回道:“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
“所以既然你來,不是讓我們李氏出山,那又是為了何事?”李大龍實在是不明白,既然旻憂國什麼都清楚,為何在這個時間段,來見他。
隻見旻憂國轉過頭來,他的目光沉凝,“因為我和你們,有一樣的疑惑。”
......
天塹山上的風雪,在李大龍和旻憂國距離之間拂過。
李大龍知道,這或許是他和旻憂國最真心的一次交流,未來就不一定了,因為一百多年過去了,他的孩子們去了很多地方,見過了不少大乘和大羅金仙,很少有人說實話。
這個該死的世界,就好像在一個巨大的謎團中。
“十三萬年前,是人族最危險的時候,你可能不知道,當時我們的領地,隻有區區兩三個州府那麼大,而那個位置,恰好就是在南方,如今的青雲府也囊括其中。”
聞言,李大龍微微頷首。
以前青雲閣的傳承就是如此,最後讓青雲閣變得格外傲慢。再到離天宗,也傳承著曾經人族與巫族大戰時留下的產物‘天離殿’。
“實在是危難來臨,我們終於迎來了曙光,是人族七部的人,和一些隱藏在萬族的仙人,替我們度過了最初的災難。後來我們的人,通過這些外來的助力,逐漸成長,甚至是先天太虛本源,我們這些人族的天才,也都煉化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