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總。”
徐良招了招手,“過來坐。”
divcass=”ntentadv”倒了杯茶給他。
“你想換辦公樓?”
王誌東點了點頭,把自己帶來的資料交給徐良。
“這是新浪最新的發展資料和財務數據,隨著各項業務擴展,目前的理想大廈已經不夠我們使用了。”
九九年落成的理想大廈建築麵積隻有不到4萬平米,再加上還要跟其它幾家企業分攤辦公區,確實不適合日益擴大的新浪了。
“你有合適的目標嗎?”
“有。中關村大廈,建築麵積38000平米,大概明年三月份竣工,我們可以整體租下來。”
徐良點了點頭。
沒過多置評,而是看起了手裡的新浪2002年中期報告。
自從去年收購新浪到現在,秉承他平台型公司的發展策略。
新浪現在的業務算得上百花齊放。
除了原本的新聞業務。
還有專職賣各種it產品的‘太平洋電腦網’。
專職賣汽車的‘汽車之家’。
專職旅遊的‘途牛’。
專職社區的‘貼吧’。
專職房產的‘搜房網’。
專職金融信息的‘雪球網’。
以及從鴻蒙劃撥過來的‘新浪遊戲大廳’。
為了強化品牌和認知度,徐良給每一個業務都取了個上輩子印象比較深刻的名字。
近一年的時間下來,因為沒什麼像樣的競爭對手,再加上新浪、必應和盤古瀏覽器的引流,所有業務發展的都不錯。
除了新浪的根本業務‘新浪新聞’。
發展的最好的就是基礎雄厚的‘新浪遊戲大廳’,目前用戶超過2500萬。
得益於網絡遊戲的火熱,半年營收超過6000萬華夏幣。
其次是搜房。
搜房是收購過來的業務,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礎。
再加上樓市的火熱,搜房注冊用戶超過1700萬,半年營收1300萬華夏幣。
其它幾個網站都差不多。
用戶普遍都超過了千萬。
但核心客戶不算多。
營收方麵,新浪更上一個台階。
新浪網廣告營收,兩季度達到1.3億華夏幣,比去年同期增長了48,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52增長至59,徹底扭虧為盈,並創造了570萬華夏幣的淨盈利。
如果說新浪廣告的營收還在預料之中的話,那麼新浪有線業務的營收則令人興奮。
2002年兩季度營收突破1.5億華夏幣,已經突破了新浪廣告的營收,成了整個新浪公司盈利最多的業務。
更難得的是利潤豐厚。
得益於移動二八分成的遊戲規則,新浪網每個月的淨利潤都能拿到40左右,可謂暴利。
也正是新浪有線業務的豐厚盈利,才支撐了其它業務的飛速擴張。
當然,也讓新浪的員工人數迅速膨脹,短短一年的時間就翻了一倍,目前已經有近1300人。
也難怪王誌東要換新的辦公樓。
放下手裡的資料。
“新浪更換辦公區的事我同意了。”
王誌東鬆了口氣,“謝謝徐總。”
徐良揮了揮手,“老王,公事而已,談不上什麼謝不謝。”頓了一下,“段勇基現在還持有公司多少股份?”
“還有4.2。”
徐良點了點頭,原本段勇基有10,‘新浪遊戲大廳’從鴻蒙注入後稀釋為6.3。
後來盤古瀏覽器和必應以三年廣告合約的應付現金,投資新浪,進一步稀釋了段勇基的新浪股權。
又把進一步稀釋到現在的4.2。
“這家夥還真是屬狗皮膏藥的,死粘著我們就是不鬆手,還控訴我們搞內部交易。”王誌東慍怒道。
“他故意留著股份,為的就是惡心我們,那那麼容易趕出去。”徐良道。
想了想,徐良還是放棄了定向增資,稀釋段勇基股權的心思。
一個是他現在沒錢,另一個也沒必要。
這點股權根本威脅不到他對新浪的控製。
“不用管段勇基了,他現在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徐良道。
王誌東點頭後,“徐總,還有一件事,陽光衛視的股份我們都清空了。”
“賠了,還是賺了?”
“賺了1200萬港幣,不算多。”
“賺了就行。難怪我看公司的現金增加了不少。”
曆時近一年,29的陽光衛視股份終於全都賣完了。
也幸虧《楊瀾訪談錄》比較火爆,拉動陽光衛視股份上漲,要不然還真不好出手。
“走吧,陪我去各個部門轉轉。”
徐良起身道。
王誌東點頭後跟了上去。
轉了一圈後,徐良心裡還是比較滿意。
大概是可以當家做主,獨立發展的關係,各部門員工的積極性比較高,主動性也更強。比原本剛收購時,死氣沉沉,人浮於事,內部爭權奪利的情況好了不知多少。
在新浪待了一天後,徐良才離開。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ge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