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隱約記得第一次在香江上市的時間是07年,具體什麼時間忘了。
但他知道在香江上市並不理想,退市後去了納斯達克,然後一飛衝天。
“我不反對阿裡巴巴上市,投資這麼多年,也確實需要一定程度的變現。關鍵是在哪裡上市?
阿裡打算整體上市,還是隻上市一部分?
以及上市的價格和承銷商?”
孫正義心裡鬆了口氣,徐良不反對上市就好。
其它都可以商量。
“看來徐先生也考慮過這件事。”
“當然。”
“徐先生是大股東,我也希望聽一下你的意見。”
“我的意見很簡單,阿裡巴巴在香江證券交易所整體上市,漢華作為承銷商。”
阿裡之所以去納斯達克上市,主要是當時的香江證券交易所不允許‘同股不同權’的企業在香江上市。
但這一點被徐良在03年並購香江證券交易所近半股權後直接改了。
孫正義略作思索後也沒反對。
雖然漢華在國際證券領域的實力跟那些高盛、jp摩根這些全球巨頭還有差距,但阿裡的體量太小了。
才一年不到20億華夏幣的營收。
這種級彆的公司,a股、港股加起來,漢華操盤已經操盤了近三十家。
經驗早就很成熟了。
完全不是問題。
“具體方案後麵可以再詳談,上市時間今年不可能了,明年吧。”
“我相信馬先生會同意這個建議。”孫正義道。
頓了一下。
“徐先生,軟銀希望與貴方展開更多合作,不知道有沒有這個機會?”
徐良一聽就知道,這老家夥又看上自己手裡的公司了。
這也很正常,不管華夏還是老美,他手裡握著太多有潛力的公司,阿裡、企鵝、face、推特、領英等等。
軟銀又是偏好科技和互聯網的投資公司,怎麼可能不眼饞?
“孫先生想展開哪方麵的合作?”
“企鵝、face,或者鴻蒙盤古公司都可以。”
瞥了他一眼。
這個老家夥眼光倒是毒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