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得徐良5000萬華夏幣注資後,大疆已經鳥槍換炮。
將辦公室從原來車公廟雜誌社的逼仄狹小倉庫,搬到了如今南山科技園寬敞而又明亮的寫字樓裡。
南山科技園才建好沒幾年,但已經薈萃了整個鵬城科技產業的精華。
園內入駐的企業有華為、中興、企鵝、長城、神舟、康佳等等。
大疆選擇落戶這裡,除了能享有一定政策扶持外,還可以就近吸收人才。
如今根本沒有無人機這個專業,大疆也隻能從其他科技公司,招收一些基礎功底還不錯的工程師,大家一起重新學習和摸索怎麼製造無人機及飛控係統。
李澤湘和王韜站在公司門口,迎接了徐良一行。
王韜還是老樣子,寡言少語,與徐良打過招呼後便站在了一旁。
李澤湘則要通人情世故許多,帶領徐良參觀起了大疆的新辦公室,邊參觀邊介紹。
轉了一圈後來到了公司的會議室。
“徐總,我們剛搬來這邊,很多工作都還沒來得及開展。”
徐良笑著擺擺手。
“沒事,已經很高效了。”
李澤湘和王韜臉上露出了笑容。
這次他們算是見識了徐大老板的能量。
完全不用他們出麵。
紅岩就幫他們搞定了南山科技園一棟5a級寫字樓接近2000平米的辦公空間。
同時,紅岩還從昆侖、鴻蒙、火炬抽調了十餘名員工南下鵬城加入大疆,擔任了大疆cfo、hr、法務等多個重要職位。
這些人的加入,迅速幫助大疆搭起企業框架,完善各個職能部門。
各種研發設備和材料也從世界各地運過來。
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大疆就從一個不聞一名的小作坊,變成了一家像模像樣的初創科技公司。
雖然紅岩的人占據了公司大多數關鍵崗位。
但徐良也沒有違背他的諾言。
王韜擔任公司cto,從他所討厭的俗務中解放出來,騰出全部的精力,率領團隊搞研發,儘快拿出第一款產品。
李澤湘擔任公司ceo,負責總攬全局。
同時利用自己在學術界的身份和影響力,從港島、內地以及海外各高校搜羅一些人才加入大疆,加強公司研發實力。
“招募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
李澤湘:“已經給我幾個在讀研究生的學生去電了,他們都同意加入大疆,很快就過來報道。”
“有沒有朱曉蕊?”王韜突然插話。
“有,她剛拿到美國猶他大學的機器人係統中心博士學位,哈工大準備聘請她到深研院擔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