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此時的心情,用一句求賢若渴來形容也不為過,迫切希望手底下的人才隊伍快速壯大起來,早日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的差距。
不僅僅是為民族科技爭口氣,也是拿掉套在昆侖工業脖子上的繩索。
“徐總,我知道一個人才,他最近工作不太順利,或許可以嘗試挖他過來。”曾淑峮道。
徐良做了個繼續的手勢。
“我推薦的人叫梁猛鬆,人如其名,非常厲害。”
“他出生於1952年的灣灣省,先在灣灣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工程學係取得學士與碩士學位,然後又在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拿到電機博士學位,畢業後就進入到美國處理器大廠ad……”
徐良眼睛一亮,梁猛鬆的大名,他自然是聽說過的,牛逼之處無需多言。
但曾淑峮卻擔心老板不了解這位技術大牛的厲害之處,繼續賣力的介紹:
“梁猛鬆在ad工作的那幾年,除拿下180餘項技術專利外,還發表了350餘篇相關技術論文,表現堪稱天才。
1992年,梁猛鬆離開ad,轉身投向台積電,先後任工程師、資深研發處長,目前已經累計在台積電工作了十五年。
在此期間,他先是幫助台積電拿下了苦苦追求數年的英特爾代工訂單,然後又帶領團隊跳過150納米製程工藝,直接完成了130納米製程的突破。
使得原本落後英特爾和ib兩代製程的台積電,得以和這兩大美國巨頭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緊接著,台積電在2003年完成了對ib的反超,在130納米之戰中一舉成名。
而其中貢獻最大的當屬蔣尚義,其次就是梁猛鬆。
前年張忠謀卸任,去年蔣尚義也退休了,外界理所當然地認為接任研發副總位置的會是梁猛鬆。
然而,在一些資本的裹挾下,這個位置落到了彆人頭上,梁猛鬆被調任冷板凳,擔任了什麼專案處長。
我前段時間曾和他聊過,言語中他似乎對於台積電上層的決定多有不服氣,還告訴我三星也在挖他。
加之他老婆也是韓裔,他對三星拋出的橄欖枝很動心。
我覺得我們完全可以插次手,把梁猛鬆帶到昆侖工業集團,不要讓他加入三星。
我能保證,梁猛鬆搞芯片絕對是一把好手,不會比任何人差,在華人華僑中絕對是佼佼者。”
徐良頷首不語,梁猛的是真正的芯片業猛男,這毋庸置疑。
前世這位人才最終也的確同意了加入三星。
為了表示足夠的禮遇,當時的三星甚至還派出專機去灣灣接梁猛鬆與他的團隊。
當然,梁猛鬆也沒辜負這份禮遇和信任。
在加入三星兩年後,即帶領團隊在14納米工藝上反超台積電。
後麵台積電用儘各種方法控告三星與梁猛鬆,逼得這位頂級人才不得不退出三星,加入了中芯國際,擔任首席執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