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總,我其實更想聽聽你對海外金融投資市場的看法。”婁偉笑眯眯說道。
“海外投資,漢華主要分作三大業務板塊,風投、私募股權和對衝基金……”
徐良見婁偉對風投興趣不大,便著重介紹了一下私募股權和對衝基金業務。
聽完後,婁偉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然後又點了熊小鴿的名。
繼熊小鴿後,張帆等人也都依次發言,把國內創投產業說的天花亂墜,都想給這位管著2000億美金的“大老板”留下一個好印象。
不過由於徐良占用了太多時間,其餘人隻獲得了一兩分鐘的發言時間,婁偉問了幾句便又輪到下一個人,這讓他們感覺滿腹韜略都沒表現出來。
很快,這場獻計獻策的座談會就到此結束了。
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徐良、薑曉陽及張帆、熊小鴿等人結成一隊離開。
他們剛走出門,迎麵就走來了一隊人。
打頭的是梁棉鬆,在他身後還跟著蘇世民、麥晉桁及幾個老外。
兩隊人都注意到了對方,但是場合不對,就沒打招呼,隻有麥晉桁這個老朋友朝徐良點頭致意。
徐良感覺不太妙,多半是梁棉鬆牽線搭橋,給中投找了兩個“有潛力”的海外大項目。
黑石即將上市,摩根士丹利威震華爾街,這肯定是賺錢的好項目嘛!
一般人應該都這麼看。
徐良心中微微歎氣,管不了,各人自掃門前雪吧。
把自己的產業做好,就算是為國家建設出力了。
剛走出大會堂,張帆和熊小鴿等人便和徐良分道揚鑣,笑嗬嗬的離開了。
到了車裡,薑曉陽道:“你今天說的太多了,產業、政策,上麵不清楚嗎?需要你來提醒?”
徐良微微一笑:“說一下吧,萬一能改變他們的投資策略呢?”
薑曉陽嗤笑,“你想多了,那是國家的錢,你有資格做決定?”
“那2000億美元,也有我的十三億分之一!”
徐良其實也知道自己說話可能不夠分量。
在華夏,商人再有錢,地位也比玩政治的低一籌。
幾千年的傳統,不是百年時間能改變的。
但他還是忍不住想嘗試一下。
試想,如果國家間接投資個幾十家、幾百家獨角獸企業。
難道不比投資黑石,最終隻賺個餘額寶收益強?
隻有國家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他這樣的商人才能賺到更多。
他在海外的那些產業才能更安全。
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國家在後麵支持,美國佬、法國佬、東瀛矮子,早就耍手段把他手裡那些資產瓜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