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子修仙記!
而蜀山派二弟子吳雨,則完完全全是被瓦拉女張潔儀從死人群中刨出來的,最後潔儀把吳雨藏身在一個偏僻的村莊裡,才躲過一劫。
吳雨在潔儀高超的醫術下,雖然最後保住了性命,卻永遠的失去了他的右手。
吳雨病傷痊愈之後,看到大夏王朝建立的事實,蜀山派名存實亡,師父師娘等也已仙逝,萬念俱灰之下,隻把心思全部放在了追尋失蹤的薛飛燕身上。
為了更好地打聽到薛飛燕的下落,年少之時有點繪畫功底的吳雨,竟然在短短幾年,靠著自己的天資聰穎,硬是掌握了精湛的繪畫技巧。
於是憑借著他惟妙惟肖的畫像,終於千方百計的找到了武功儘失並且已經嫁作他人婦的薛飛燕,不過看到昔日愛人已經過上了幸福美滿的平凡生活,吳雨便沒有舍得再打擾。暗地裡觀察了幾天,發現薛飛燕確實什麼都記不得了,吳雨覺得這對於薛飛燕來說,也不一定是件壞事。從此吳雨便開始浪跡天涯,劫富濟貧,立誌匡扶人間正義,殺儘天下不公之人。
張潔儀在蜀山的時候,早就聽說過吳雨這個癡情浪子的故事,幾年相處下來,更是被他的人品所折服,於是心甘情願做他的一名隨從,一起天涯海角。可是吳雨不想耽擱了對方,幾次想甩掉對方,卻總沒有如願。
而彭昕琴之所以能第一眼就認出沐風,也還多虧了吳雨當年閒來無事,為他所思念的所有親人每人作了一幅畫像。
吳雨的右手既廢,當然再不能用他原來的武器——子午鴛鴦鉞。而是改用一支由天山寒鐵打造的判官筆,見過它的人都知道它的樣子,通體黝黑,無光無澤,筆身粗陋,做工極差。你若因此而小看它,那你的死期就到了。
吳雨每次臉戴麵具殺人之後,都會用它即興作畫一幅,並署名“殺手判官”。
判官筆在左手中,左手縮在衣袖裡,粗布的袖子,粗布的衣服。衣服穿在一個身形挺拔的男子身上,他站在山崖邊上,周身衣服都被山風吹的獵獵作響。他的腰背筆挺如標槍,雙肩和臉一樣消瘦,他的眼神既不熱情也不冷漠,卻比蒼鷹還銳利。隻要男子的左手伸出袖子,無論是誰都會有一種相同的感覺,他就仿佛是閻羅殿裡掌管生死薄的判官。
他的確就是判官!
你若問當今江湖上哪兩個人的名氣最大,隻要是在江湖上走動過的人,甚至某些街頭百姓都會告訴你相同的答案。
一個是殺儘天下大盜巨寇、六扇門裡近百年來的第一神捕鐵麵生。另一個就是不屬任何流派組織的無敵殺手判官。江湖上很多人都在議論,若是這兩個人相遇,到底誰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
可是如今兩人在驪山之巔又一次相遇了。
“你到底是何人?為什麼從不肯以真麵目示人,還有你不是我們官府之人,憑什麼替朝廷決定他人生死。”
“該殺之人就該殺!”
“我知道他們每個人都有汙跡,按律都應處死,可是你一介白衣,為什麼要越俎代庖!”
“你跟我打了十場,不分勝負。怎麼現在見麵不敢打了,改為說教了嗎?”
“我是可惜兄台這麼一個人才,如果兄台願意,我可以舉薦”
“你廢話越來越多了,看招!”判官一語打斷捕快,兩人就此廝殺起來。
一百餘招過後,判官突然一收勢,從空中飛落到一個石桌石椅邊“不打了,今天到此為止!”
神捕正在納悶,突然從遠處急急走來一個長相俊俏的瓦拉女子,看到判官後,氣急敗壞道“你是不是又跟人動手了!”
判官此時早已沒有了剛才跟神捕力戰的銳氣,而是用十分老實地話語狡辯道“沒有”。
瓦剌女子一把抓過他的手腕,一邊診脈一邊說道“你的命是我救回來的,所以你就得聽我的,我不讓你動手打架,你就給我老實一點!”
神捕在旁邊,一邊心想“終於找到你的弱點了”,一邊忍不住的偷笑。
潔儀扭頭狠瞪了神捕一眼“你笑什麼笑,你們兩個剛才是不是動手了?”
“沒有呀!我剛到這驪山之巔,正準備好好欣賞一下眼前的好‘風景’”說完還不懷好意的望了一眼局促中的判官。
後來吳雨還是跟心地善良的張潔儀喜結連理,隻是吳家子嗣遵從先祖遺誌,隻習兵法和書畫,不再習武,傳到鄭嫂子這裡已經是第九代了。
“今天,你在這裡送走的是吳師弟的後人?”沐風向彭昕琴詢問道。
“是的,沐師祖!”彭昕琴乖巧地答道。
“那有時間了,我一定要見一下。”
“鄭嫂子就住在蜀山腳下,回頭我帶沐師祖過去!不過,沐師祖您是神仙嗎?為什麼您能活這麼長時間,而且容貌還”
“我與那些呼風喚雨的陸地神仙不一樣,隻是一名修仙者?”
“啊,沐師祖您就是傳說中的修仙之人?”一邊一直插不上嘴的彭昕武聽到“修仙者”一詞,忍不住捂嘴道。
“哦,你小子竟然知道修仙者?”
彭昕武連忙恭敬回道“我的確是在皇家史書中了解過一些,據說大華朝建朝始初,就得到過一名修仙者的幫助,據說那名仙人幫助大華始皇帝建朝之後,就駕鶴升天去了。我一開始在史書上看到這個故事,還跟左右參將譏笑過此事,沒想到”
既然當年的金元子可以混跡人間,那麼有一些道心不穩的修仙者癡迷人世間的榮華富貴,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但是礙於修仙界三大鐵律,大都都是偷偷摸摸,遮遮藏藏行事。因此有修仙者這種事情,在一定的上層建築的人群當中,並不缺有關此類的傳說和傳聞。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帝王越到老年,越癡迷於尋仙問道之術。
想通個中關由的沐風,輕聲說道“我見過你們的事情,切記守口如瓶,免得給自己招來無妄之災!今天要不是聽你兄妹兩人聊天,遇到難處,我也不會現身。這次重歸故裡,我也隻是想隨便走走,畢竟古物雖在,但斯人已去!”
s愛好國學的人,推薦“儒釋道”的經典代表作儒家的《弟子規》、佛家的《十善業道經》、道家的《太上感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