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小子修仙記!
”61”
言多語失,食多傷心。大意說話過多必然有說的不對的地方;吃飯過多肯定對身體會有傷害。
送朋友酒,日食三餐。大意送給朋友好酒,朋友就會回敬你三頓美餐。
——《名賢集》
三日後,伽樓城,靈繡派。
“咦,玥姐姐,你終於醒了,你都昏睡好幾天了,擔心死我了!”陳紫函看到龔玥醒了過來,趕緊盛了一碗清水給龔玥捧上來。
“紫函,我們這是在哪裡?我們不是在縹緲戰境嗎?怎麼會在這裡!”龔玥環顧了周圍,看到古色古香的家具設計,這明顯是哪家小姐的閨房、繡樓一樣的擺設。
“這裡是伽樓城,縹緲戰境已經關閉了,我們遭了施銳那個混蛋的暗算,是恰好經過那裡的沐大哥救的我們!”
“沐兄?那他現在人在哪?”
“沐大哥從戰境裡出來後,感覺自己隱約有突破元嬰初期瓶頸的征兆,於是安頓好我們,就閉關了。”
“你說什麼?元嬰期瓶頸?難道沐兄已經進入元嬰期了?”
“是呀!”陳紫函隻是雙手捧在胸前一臉地羨慕,並沒有注意到剛才龔玥說話時,明顯語氣低了一些。
其實對於沐風,龔玥也有一些不異於常人的情愫,畢竟在鬼霧裡麵,要不是沐風三番五次的保全自己,龔玥早就不知道趕去去哪裡投胎了。本來自己已經有了結丹的準備打算。因此這次才冒險進入縹緲戰境尋求可以在結丹時穩定心神的歸心丸,力求萬無一失。
其實在從鬼霧裡出來以後,沐風跟龔玥分彆的時候,已經給了她足量的輔助結丹的丹藥,像沐風以前用剩下的騰霄丸、混元丹,當時並沒有少給龔玥,隻是龔玥想再上一把保險鎖,畢竟結丹這種事情,就是準備的再充分也不為過,況且隻有自己也到了結丹期,才能心平氣和的和沐風並肩而立。
隻是天算不如人算,自己還沒有進入結丹期,對方竟然逆天的結嬰成功了,這樣一來,龔玥的一些小心思也隻好深壓在心底了。
幾天之後,隨著沐風閉關處的大陣中傳出陣陣龍吟之聲,龔玥、陳紫函和孫鈺早早就候在了大陣外麵。
接著一陣白霧翻滾,沐風精神抖擻的走了出來,一看沐風的修為比進去之前更加深不可測,眾人哪還不知道對方已經是一名元嬰中期的強者了。
孫鈺上前一步“徒兒恭賀師傅進入元嬰中期”,說完臉上也是掩飾不住的笑意,要知道一個門派之中一旦有一個元嬰中期坐鎮,即便是想要韜光隱晦,那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
“嗬嗬為師也沒有想到這次進階竟然是如此的順利!”
“對了還有師母早幾天就醒來了,因為師傅你還擔心了好幾天呢!”孫鈺一麵上前挽上沐風的臂彎,一麵獻寶道。
沐風一開始並沒有跟孫鈺解釋他跟龔玥的關係,因為突破瓶頸這回事,有的時候真的要看機緣,有的人沒有明顯感覺,就是平時修煉,就可能突破過去,有的人在經曆過一次大戰或者其他心境的磨礪,也可能突破,當然更多的人雖然準備了許多的後手,同樣一生都可能無法逾越過一個時期的瓶頸障礙。
沐風當時因為感覺來了,所以隻匆匆交代了一句,替他好好照顧昏迷的龔玥,就馬上閉關了。孫鈺一見自家師傅多年不近女色,如今神色慌張的往派內抱回這麼一個絕色美人,任誰都會想歪了。
於是沐風尷尬的衝龔玥一笑“龔玥仙子彆來無恙呀!見笑了,是在下平時太疏於管教了,唐突佳人了”,說完扭頭給了孫鈺一記白眼“越來越沒有規矩了,沒弄清楚前,說什麼師母不是師母地。”
“這,這不是我的師母?”
“不是!”
其實龔玥也不知怎麼地,孫鈺叫自己“師母”的時候,內心深處並沒有生出什麼排斥之感,甚至還暗自有一絲絲喜悅,再等到沐風特意向孫鈺解釋的時候,竟然還有一股難以名狀的失落感。
一旁的陳紫函聽到了“師母”一說,也是掩麵笑的前仰後合,龔玥暗掐了她一下,滿臉紅暈的斂衽一禮“這不能怪孫掌門,也是妾身事先沒有說清楚,讓她誤會了。對了還沒有謝沐兄的援手之恩!”
孫鈺一聽,也附和道“就是,就是!”
沐風沒有理孫鈺,馬上上前扶住了龔玥“這樣,你可就見外了!”
“雖然按照我們修仙界的規矩,妾身得稱呼你一聲前輩,但是‘沐兄’已經叫順口了,還望見諒!”
“嗬嗬以前不就這麼叫嘛,沒事。就叫沐兄挺好,前輩聽著就生分了!”沐風微微笑道。
於是一行人就回到靈繡派的主殿裡麵,分主賓落座。
“你和紫函道友是怎麼又在一起的?”
陳紫函率直的先回答道“我哥哥得罪了一個結丹初期的強者,哥哥不幸隕落了,剩下我孤身一人逃命的時候,正好碰上玥姐姐,要不是依靠著玥姐姐的犀利法器和眾多的手段,我還真就交代在那惡僧手裡了。”
“不好意思,又勾起了你的傷心往事!”
“無妨!”
“那兩位接下來有什麼打算?”
陳紫函想了想,仿佛做出了什麼重大的決定,突然跪了下來“我自小就跟哥哥相依為命,四海漂泊,現在哥哥沒了,我也想找一個安穩的歸處,不想再孑然一人的四處流浪,這些天我對靈繡派也是十分的中意,如果沐兄不嫌棄的話,我願意留下來輔助孫掌門。”
“紫函道友快快請起,靈繡派的事情我一向不過問,這個事情還真不好自己做主!”說完沐風就把目光投向了一邊束手而立,執弟子禮的孫鈺。
孫鈺一看,馬上上前扶起陳紫函,一麵回話沐風道“師傅,我這些天也喜歡紫函姐姐地要緊,如果姐姐真能留下來的話,那就再好不過了!”
題外話
119帝曰「夫建大事者,不忌小怨。」(卷二十一後漢書一)
譯漢朝光武帝說「建立偉大功業的人,為大局著想,不會忌恨小的仇怨。」
120老子曰「報怨以德。」(卷四十賈子)
譯老子說「不記仇恨,反而用恩德去回報傷害我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