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英格蘭全隊就匆匆離開了蓋爾森基興。
臨行之時,陳宇還特意叮囑埃裡克鬆,彆跟記者絮叨他們來蓋爾森基興的事兒。
就怕其他球隊有樣學樣。
雖說遲早會被記者捅出去,但其他球隊晚知道一天,自己也能多輕鬆一天。
比賽在12號,美國隊正在按部就班的備戰。
對於陳宇來說,眼下的頭等大事還是總決賽。
11號零點一過,陳宇準時爬了起來,打開電視,觀看g2直播。
起的早一點兒,比賽還沒有開始。
陳宇率先和尼爾森聯係了一下,詢問斯凱爾斯他們的戰術布置。
“調整不多。”
尼爾森並沒有細說,隻是道:“斯科特他們討論了很久,最終還是認為應該再打打看,他們還是認為第一場我們輸在了狀態不好上。”
陳宇點頭,斯凱爾斯產生這樣的想法很正常,可以理解。
“阿隆,你聯係一下斯科特,告訴他,我們建議在這一場擴大防守範圍,讓錢德勒保護好籃板,最後,夾擊希爾。”
說著,陳宇又把具體要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的原因細致解釋了一下。
這兩天,陳宇沒少思考g2怎麼打。
還跟阿裡納他們探討過。
他們也是教練啊。
多一個人探討,多一個建議嘛。
或許站在足球的角度,還真能提出局外人的想法呢。
阿裡納並沒有從戰術層麵,提出什麼具體的建議,他的說法是足球和籃球有一定共通之處,但畢竟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但他提出,如果把現在的局麵類比於足球,那麼現在的魔術,霍華德是後防線,希爾是中場,而麥迪就是前鋒。
霍華德保護球門,希爾則是一名全能型中場,能撤回來防守,能組織進攻,能給前鋒輸送炮彈。
而麥迪,就是一名門前威脅巨大的中鋒。
那麼,如果對上這麼一支球隊,在防守層麵,他會嘗試押注逼搶中場,切斷中場和前鋒的聯係,讓中場無法把球舒服的送到前場。
所以放在籃球場上,就是夾擊希爾,限製他給麥迪傳球。
同時他認為,這個人應該是諾維茨基。
波西是一對一的防守尖兵,所以哪怕前鋒隻是在禁區前沿散步,也得寸步不離的跟著。
而諾維茨基,更像是一個掃蕩型後腰,活動範圍大,可以幫助中場進行防守。
要讓他過來夾擊希爾。
這個改變是針對麥迪的,他既然不再持球,那索性就徹底彆拿球了。
然後擴大防守範圍,這是針對魔術的外線投射。
魔術的策略應該很明確,就是讓外線投籃,然後內線霍華德一肩挑。
特彆是進攻籃板的拚搶。
上一場,霍華德搶到了4個進攻籃板。
所以在擴大防守範圍的同時,還需要錢德勒注意籃板保護。
他身高有優勢,如果專注於籃板保護,應該不會讓霍華德得手。
至於進攻,阿裡納並沒有提出什麼好的建議,他覺得籃球說到底,還是更考驗球員能力。
畢竟場上才5個人,戰術再複雜,也不能和足球相提並論。
所以球員能力更重要。
在進攻端,押注球星就完了。
“陳,這靠譜嗎?”
聽陳宇說這是參考了阿裡納的建議,尼爾森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籃球和足球,八竿子打不著啊。
陳宇道:“行不行的,試了才知道,你就這麼跟斯科特說吧,隻當是我們的建議,讓他參考,具體比賽中怎麼打,還是以他為主。”
瞬息萬變的賽場,還是要考驗主教練的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