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隆對兩個女兒十分喜歡,每日都會去看望。
不久後建康宮又傳出喜訊,惠妃拓跋氏也有了身孕。
這讓劉義隆又有了期待,不過劉義隆知道,惠妃就算是生兒子也是庶子,而且拓跋氏作為鮮卑人,他的兒子也隻能是一個藩王而已。
於是劉義隆每天又多了一項,看望拓跋氏,劉義隆對三個妃子儘量做到一碗水端平,這也讓拓跋氏感受到了溫暖。
遠離家人,來到南方,本來對於拓跋氏來說就很不適應,雖然她的侍女都是自己的族人,但是她依然感覺不適應。
如今看到劉義隆對自己並未輕視,心裡感覺很開心。
她也有自知之明,就算她生個兒子,也不可能坐上皇位,這時候她反倒希望是個女兒。
時間很快到了公元428年,如今劉義隆已經登基六年了,這六年劉義隆經曆了很多,尤其兩個女兒的降生讓他很是開心,如今拓跋氏也要生了。
新年剛過劉義隆就加封彭城王劉義康為楚王,食邑加倍,並且進入兵部任職。
劉義恭年紀尚小,仍然是江夏王,食邑不變,入太學。
劉義宣封為南郡王,入太學。
劉義季為衡陽王,入太學。
這幾個弟弟算是開始成長起來。
至於大哥除了齊王封號,劉義隆拜為驃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領司徒,參知政事。
但是劉義符卻依舊整日吃喝玩樂,所有虛職都欣然接受,實職一概推辭,就說能力有限,不足以勝任。
劉義隆也沒有辦法,隻能隨著他。
不久,拓跋氏為劉義隆生下一個皇子,這也是劉義隆第一個兒子,雖然不是嫡長子,但是劉義隆很是高興。
不過取名卻難住了劉義隆,劉劭這個名字劉義隆還是打算就給嫡長子,劉濬這個名字劉義隆不喜歡,至於劉駿,這個名字的母親如今隻是一個宮女。
而且劉義隆覺得她不在自己審美之上,所以自從其入宮之後就一直讓她待在太妃張闕宮裡。
想來想去,就叫劉鑠吧,這原本是劉義隆第四子,如今卻成了庶長子。
劉義隆也想好了,這個兒子有鮮卑血統,絕對不讓他習武,讓他走文官路線,以後作為太子的左膀右臂。
劉義隆也將想法跟拓跋氏說了,拓跋氏很認同,她也不希望兒子習武,因為那樣很危險,她也不希望兒子去爭什麼,能夠做一個小官就可以了。
不過作為劉義隆的兒子,宋國宗室,官可小不了。
如今的劉義隆有了一子兩女,也算是很不錯了,不過太妃張闕又開始了,她認為劉義隆後宮有些太冷清了,開始為劉義隆物色妃子。
劉義隆對此也沒反對,反正到時候再說,之前張闕有事乾也省的她無聊。
劉義隆現在正在大力推廣養蠶,最近蜀錦的需求量增大,需要大量蠶絲,所以劉義隆一直在想辦法鼓勵百姓養蠶。
但是如今宋國各地已經基本穩定,很難有多餘的百姓去養蠶,北方安定,南下的流民也已經很少了。
所以劉義隆打算將戰俘釋放一些,讓他們成為蠶農,這也是他們擺脫苦力的一個機會。
徐羨之等人也很讚同,多次大戰之後,很多俘虜都成了苦力,雖然隻要保證他們的溫飽,但這也是一項巨大的支出。
將一部分轉為蠶農,他們就可以自給自足,朝廷也能省下一大筆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