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嘉八年、魏神麚二年、燕太平二十一年,魏國皇帝拓跋燾起十萬大軍伐燕。
樓伏連為先鋒,令兩萬大軍先行。
大軍出薊縣向東北前進。
魏軍在到達魏燕邊境,燕軍就得到了消息,燕國中山公驃騎將軍馮弘命人堅壁清野退守北平,然後向龍城報信。
北平是燕國重鎮,經過多年加固,易守難攻,並且擁有大量床弩,雖然其是宋國淘汰下來的,但是用於守城依舊很有威脅。
樓伏連大軍越過邊境後發現無法補充糧草,於是隻得原地駐紮,然後向拓跋燾報信。
拓跋燾此次出征帶著崔浩,希望能一舉攻滅燕國。
然而當得知燕軍堅壁清野退守北平,崔浩都感覺很棘手。
“陛下,燕國已經的知消息,如今突襲已經不可能了。”
拓跋燾憤怒不已,但是沒辦法,已經出兵,隻得下令,“全軍加速前進,向薊縣催糧。”
“諾。”
魏軍大隊很快和先鋒彙合,然後向北平進軍。
這時宋國的兵器鎧甲已經運到龍城,很快馮跋下令分發下去,剩餘招募新兵擴充軍隊。
馮跋對於此時宋國還能賣給他兵器鎧甲很是感動,他也知道,這次宋國應該是不會出兵了,隻能靠自己了。
不過讓他意外的是,劉義隆還送給他很多弩及大量弩箭。
這讓馮跋有了底氣,於是讓部下招募士卒組建弩兵部隊。
劉義隆並不是好心,隻是想讓魏燕之間的戰爭持續久一些,這樣他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不過宋國不會輕易出兵,隻有雙方僵持不下,魏軍進退兩難時才會趁機出兵。
這一次,劉義隆將目標放在魏郡,要是能夠拿下鄴城,就算是折斷魏國一臂。
回到遼東,燕軍正在平城準備守城事宜,魏軍也在糧草到達後繼續向北平進軍。
雖然燕軍準備充分,但是拓跋燾依舊自信滿滿,他認為以魏軍的實力能夠和宋軍打的有來有回,區區燕軍不在話下。
十萬大軍猶如長龍一般,旌旗遮天蔽日,拓跋燾則是騎在一匹極其雄壯的戰馬之上,他多次想要攻打燕國,這次終於邁出這一步了。
燕國的存在讓魏國如鯁在喉,如今拓跋燾要將這根刺拔掉。
魏軍很快兵臨北平城下。
燕軍早已準備就緒,魏軍知道燕軍有床弩,所以大軍在三百步外列陣。
耀武揚威一番然後安營紮寨。
拓跋燾沒有廢話,直接下令打造投石車等攻城器械,然後再攻城。
就在等候打造攻城器械的時候,燕軍三千餘人趁夜進入城內,這是燕國新組建的弩兵,雖然隻有三千,但是守城卻可以發揮巨大作用。
雙方大戰一觸即發,這個時候,宋國最神秘的組織影子早就在城內和城外埋伏好了,他們奉命打探雙方的消息。
劉義隆開始坐山觀虎鬥,等候他們相持不下的時候再插上一腳,從中得到可觀的利益。
雖然這樣有些不道德,但是成王敗寇,曆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所以劉義隆不在乎這些,隻要能夠勝利,其餘無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