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在劉義隆大力支持下,洛水大壩很快被推倒,原本預計中被淹的土地也都無一幸免。
但是實際情況要比預計中好了很多,隨著大堤開始建設,百姓也自發挖掘水渠,給土地排水。
隨著大壩的逐步建造,土地也排走了大量的積水,但是今年就不要想這裡的收成了。
經過幾個月的努力,洛水大壩終於在汛期之前修建完畢。
劉義隆親自來到大壩,看到堅固的大壩,讓劉義隆放心不少,並且對於工部的官員多有褒獎。
對於這次獻出土地的大臣和齊王劉義隆也沒有吝嗇,給予了一定的獎賞。
不久洛水果然開始上漲,並且水量遠超往年,工部負責測量的官員也鬆了一口氣,如果不是皇帝及時決斷,今年洛水兩岸必然是一片汪洋。
不久黃河兩岸的郡縣也上奏,今年黃河水量並不大,也沒有水災的跡象。
這讓劉義隆放下心來,至少今年秋季收成應當會很可觀。
然而就在朝廷內外一片歡騰之時,一匹快馬飛奔洛陽而來。
洛陽城門官剛要阻攔,馬上的士卒大喊:“建康六百裡加急,速速讓開。”
城門官不敢阻攔,立即指揮士卒讓開道路。
快馬也不停留,飛馬入城,然後順著大道向皇宮而去。
來到宮門前士卒再次大喊:“建康六百裡加急呈遞陛下。”
宮門處侍衛不敢怠慢,接過奏章立即向禦書房跑去。
正在禦書房批閱奏章的劉義隆忽然聽到內侍來報,“陛下,建康六百裡加急。”
“快,呈上來。”
“諾。”
不一會,劉義隆打開奏章:臣建康太守謝惠連泣血上奏,七月長江大堤突然決口,洪水滔天,不僅周邊農田被大水淹沒,五日後建康城被洪水淹沒,臣雖組織全城軍民築牆抵擋洪水,但洪水勢大,臣無以應對,望陛下早派重臣調撥輜重以解建康之危。
劉義隆大驚,他沒想到,防著黃河、洛水,長江卻決堤了。
“來人傳徐羨之、王曇首等人。”
“諾。”
當眾大臣來到書房,劉義隆將奏章交給他們,眾人看完之後臉色都不好看。
這下麻煩了,長江決口不容小覷,況且建康被淹,全城及周邊百姓必然受災嚴重。
一時間沒有人說話。
半炷香後,王華首先道:“陛下,建康危急,臣以為當立即派人前往建康。”
徐麟道:“陛下,洪災過後必然發生瘟疫,當早做準備。”
隨後眾人都反應過來,紛紛說出自己的意見。
劉義隆也不遲疑,立刻下旨,讓徐麟前往建康,徐羨之、王曇首負責調撥糧草輜重,以應對建康水災之後的災民。
同時劉義隆調集一萬水軍趕赴建康負責救援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