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公元432年正月,北魏皇帝拓跋燾改元延和,大赦天下。
魏延和元年三月,拓跋燾下令調集糧草向薊縣聚集,同時在宋魏邊境布防,以防宋國進攻。
草原兵馬不動,震懾柔然。
延和元年五月,拓跋燾於平城南郊整訓兵馬,準備進攻北燕。
由於官製改革,魏國如今政令一新,軍隊經過整訓徹底改變了鮮卑人以部落形式的軍製。
在尚書令劉潔、中書令長孫翰等人的建議下,魏國開始實行募兵製。
朝廷軍隊由朝廷出餉,其餘各州郡地方軍由地方出餉,各州郡地方軍隨時準備補充朝廷軍隊。
魏國經過改革,沒有了混亂的官製,官員職責明確,政令順暢,也使得魏國國庫慢慢充盈起來。
延和元年六月,拓跋燾發兵攻燕。
七月,大軍抵達北平,軍糧也陸續向北平運送。
八月初,先鋒婁伏連率一萬魏軍向遼西進發。
燕帝馮弘親臨肥如,調集五萬大軍以據魏軍。
這次馮弘準備十分充分,一應守城器械十分充足。
但是前往宋國的使者至今還沒有回來。
馮弘將肥如城打造的如同鐵桶一般,他不想就這樣成為彆人的墊腳石。
十日後,魏國前鋒一萬馬步軍由先鋒婁伏連帶領抵達肥如城外。
魏軍並未急於攻城,而是開始收集木材,打探城池周邊消息,等待大軍到來。
馮弘下令關閉四門,將刀門放置於城門周圍,一旦城門被破,可及時堵住城門。
魏軍先鋒軍帶有大量工匠,他們開始打造投石車、雲梯車、床弩、井闌、攻城車以及壕橋。
這些攻城器械都是來自宋國,但大多都是仿製,威力比不上宋國,但是差距也並不是很大。
一連十日,魏軍並沒有攻城,依然在打造攻城器械。
又一日,拓跋燾大軍抵達,魏軍加快了攻城器械的打造。
這是崔浩來到中軍大帳。
雖然崔浩是禮部尚書,但是這次依然以隨軍軍師跟隨拓跋燾出征。
“參見陛下。”
“平身吧,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陛下放心,臣已經準備好了,隨時都可以投入使用。”
“明日開始攻城。”
“諾。”
第二日,魏軍投石車首先發難,參加過戰爭的燕軍士卒早就有了應對措施,按部就班的移動起來。
很快,城上已經做好了準備,隻等魏軍攻城。
拓跋燾看了一眼崔浩,崔浩點點頭,向身邊的士卒吩咐一番,那名士卒向投石車方向快馬趕去。
不一會,“將軍,軍師命令,動用秘密武器。”
“告訴陛下和軍師,末將定不辱命。”
在又一輪投射之後,將領命令,“一半投石車換上秘密武器,其餘繼續用巨石攻擊。”
“諾。”
隨後,魏軍一般投石車換上了一個個陶罐,然後在將領的一聲令下,陶罐飛射而出。
燕軍士卒並沒有發現異常,依舊按照原本的計劃躲避巨石。
但是陶罐打到城牆轟然碎裂,裡麵飄散出白色煙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