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崔浩返回平城,拓跋燾就開始準備再次出兵攻打燕國,這一次,拓跋燾不打算親自帶兵。
以樂平郡王拓跋丕為主將,出兵八萬攻燕。
雖然宋國已經答應魏國不會出兵幫助燕國,但是他依舊在宋魏邊境屯兵以防萬一。
很快,消息傳到龍城,馮弘很是無奈,玄菟那邊高句麗虎視眈眈,這邊魏國又出兵攻燕,他感覺十分頭疼。
尤其得知魏國將五原交給宋國,以此換得宋國置身事外,這讓馮弘感到絕望。
不過他也是沒有彆的辦法,隻能再度動員全國抵擋魏軍。
他調集五萬大軍集結白狼城,玄菟留下三萬大軍以防高句麗。
白狼城原有兩萬兵馬,加上五萬大軍共計七萬,但是精銳程度無法和魏國相比。
雖然燕國得到不少宋國的兵器鎧甲,但是數量不多,難以裝備全部燕軍,隻能裝備精銳部隊。
魏延和三年五月,魏國起八萬大軍,樂平郡王拓跋丕為主將出兵攻燕,燕國皇帝馮弘聚兵七萬在白狼城抵禦魏軍。
五月末,魏軍抵達肥如,糧草到齊後,拓跋丕出兵向白狼城前進。
兩軍斥候首先相遇,但是出乎預料,魏軍斥候落入下風。
拓跋丕感覺不可思議,派出更多斥候準備壓製燕軍斥候,但是效果不佳,折損了不少斥候。
隨後他得知消息,燕軍斥候的兵器和魏軍斥候兵器不同。
燕軍所用兵器是彎刀,而魏軍所用是環首刀,相對比,彎刀更加適合騎兵。
拓跋丕立刻派人將得到的彎刀送往平城並上表拓跋燾,希望可以打造更多的彎刀。
拓跋丕無奈,隻得派出更多騎兵圍剿燕軍斥候。
結果燕軍斥候十分聰明,並沒有被魏軍騎兵找到蹤跡。
拓跋丕無奈,隻得下令大軍加速前進。
燕軍雖然在斥候上占了便宜,但是魏軍大軍更加精銳,馮弘也不好和魏軍決戰,隻能據城而守。
八萬魏軍兵臨城下,燕軍嚴陣以待。
拓跋丕知道上次拓跋燾兵敗白狼城,最終隻得放棄繼續攻打燕國。
這次,拓跋丕被拓跋燾委以重任,他得到的命令就是攻滅燕國,所以這次必須攻破白狼城。
拓跋丕知道燕國一定擁有刀門,這是很難對付的,他不像宋國,擁有炸藥,對於刀門,他沒有辦法。
不過他有很大的信心攻破白狼城,如今燕國經曆過和高句麗的大戰,士卒疲憊,民心浮動,正是滅燕最好的時機。
抵達白狼城下,燕軍十分慌張,他們其實已經不想再打了,不少士卒好不容易從遼東活著返回,這次又要麵對更加強大的魏國,很多士卒頗有怨言,馮弘也知道,但是他隻能儘量安撫士卒。
魏軍並沒有立刻攻城,還是以打造攻城器械為主,燕國沒有從宋國得到更加精良的器械,這次麵對魏國恐怕沒有了優勢。
果然,三日後,五十架投石車開始投射巨石,燕國床弩根本夠不到,還有不少被魏國投石車摧毀。
趁著這個時機,魏國開始架設壕橋,然後井闌、攻城錘、雲梯車開始向城牆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