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沒空談戀愛!
越國和齊國的戰事一時陷入了焦灼。
立春那日,高昌親摔騎兵兩千進攻檀州古北,寧遙預感不妙,派趙銘摔三百精兵支援古北,可齊軍因為高昌親自領兵作戰而士氣大漲,古北一戰越國大敗,三百精兵儘數戰死,趙銘為了守護城中百姓,當著高昌的麵在城門前自刎而亡。
寧遙收到消息時還在沙盤上研究高昌的布陣,聽聞懷戎再次淪陷,激動地打翻了燭台,任由燭蠟倒在了她的手背上。
趙銘原是葉釗手下一名小將,懷著為葉釗平反的信念一直跟著寧遙廝殺至如今,到底還是戰死了。若說寧遙不難過,是不可能的。
高昌和寧遙本便不合,當時張群巡視軍情後上書皇帝,認為此戰越國收複了大量失地已算大勝,再打下去便是勞民傷財,決議與齊國講和。
而寧遙則認為現在時機正好,打算趁齊軍虛弱之際乘勝追擊將失地儘數收回,重振越國國威,決定繼續作戰。
一時間,朝中也分成了兩派,爭論不休。
而經此一敗,張群更加堅定了和談的主張,朝中漸漸也有些人站在了張群這邊,可寧遙還是堅持繼續作戰。
再次占領檀州,高昌一鼓作氣欲攻居庸關,命令手下士兵改了河道斷了越國水源,寧遙收到消息,下令眾人挖井取水,並加高了木樓,命士兵加強了巡視。
高昌見斷水源不成,索性命令士兵在懷戎修養。
高昌的軍隊沒了動靜,寧遙卻不曾鬆懈,直到一日士兵取水時發現井水渾濁上報了寧遙,寧遙才察覺高昌在修養軍隊的同時,還躲在密林之中欲挖地道。
張群聽聞此事原本不信,隻是在之後一係列的證據都表麵高昌的確在命人挖地道的時候,他才信了。
而挖地道,歸根結底,無非都是為了攻城。
“張右相,這般情況下,你覺得還有和談的可能嗎?”寧遙看著高昌,“齊國因為此次風寒死傷無數,可高昌卻還是用兩千騎兵強行奪了檀州,如今,他要攻的是居庸關。”
“你得幫我。”
“我若不肯呢?你還能強迫我不成?”
“你會幫我的,畢竟,張自修和郡主都在這兒。”寧遙笑道,“這可是你送上門的弱點,我若不加以利用,實在說不過去,右相以為呢?”
“……”張群看著寧遙,眼神不再似從前那般假意虛偽。若眼神能殺人,那他早已用眼神將寧遙淩遲了無數次,可偏偏卻拿她毫無辦法,“說你的計劃吧。”
挖地道無外乎兩種法子,一是通到城中神不知鬼不覺的攻城,二便是通與城牆之下,建巨木,焚之以破城牆。寧遙針對這兩種可能都做出了應對的計劃,讓張群配合儘快備好她要的東西。
有著張群的幫助,事情果然進行的很順利,在張群準備東西的時候,寧遙也開始做著部署。
為了掩蓋挖地道的動靜,影響寧遙對挖地道進度的判斷,高昌同時派了士兵攻城,寧遙命士兵將弓箭都浸了藥射擊齊軍,齊軍中箭後,傷口潰爛,久醫不愈。
之前才被風寒席卷過的齊國軍隊,再一次陷入了恐慌之中。偏偏寧遙又似有神助,往年還未到雨季的居庸關,竟又下起了暴雨。
這下地道也挖不成了,高昌無奈,隻得又再次退守懷戎。
齊軍撤退那夜,暴雨初停,高昌派了馴狼軍再次襲擊居庸關,為大軍撤退爭取時間。
狼群越過軍隊直奔張群而去,彼時,張群和寧遙正因是戰是和再次起了爭執,看見野狼衝入了營帳,寧遙瞬間拔出身旁的玄鐵劍,在那狼撲向張群就快咬住他咽喉的一瞬間揮出長劍將那狼定在了地上。
寧遙走至張群麵前,拔起玄鐵劍,那狼略做掙紮,還揮舞著爪子欲抓張群的衣角,下一瞬便徹底斷了氣。
營帳外滿是士兵和野獸廝殺的聲音,寧遙看著張群,聲音裡帶著些許調侃。
“看來訓狼軍已經將狼群攻擊的目標訂成你了,你和高昌有仇?”
“誰知道呢。”
“你這次帶的暗衛,能撐多久?”
“一個時辰。”
“足夠了。”寧遙背上了弓箭,輕笑道,“你可彆死了,畢竟我們之間還有賬沒算。”
“放心,我等著你來殺我。”
寧遙出了營帳,林言也帶著人趕到了這裡,還牽來了寧遙的戰馬。寧遙騎上馬,讓林言護住張群,自己則一路騎著馬殺了出去。
狼群還是不知疲倦的朝裡衝,,寧遙騎著馬上了城牆,站在齊軍弓箭手的視野盲區,彎弓搭箭,在控製狼群的暗號聲音再次響起時終於鎖定了控製者的位置,將弓拉了滿弦發了一箭,果然見狼群暫緩了進攻。
想來是命中了目標。
沒多久,狼群撤退的暗號響起,狼群漸漸撤離了戰場。寧遙當即下令讓錢昊帶領士兵追擊馴狼軍,自己則趕回了張群所在的地方。
張群的暗衛皆被狼群咬成了重傷昏死了過去,林言提著刀,腳下堆了不少野狼的屍體,連握刀的手都有些顫抖,卻還是好好的將張群護在身後。見到寧遙,他的聲音透著些埋怨。
“你居然,讓我護著他。”說著,林言用衣袖擦去了刀上殘留的血,隨後將刀收回了刀鞘中,“你就不怕我乘機殺了他?”
“機會送到你麵前兩次你都沒動手。”寧遙看著林言,“你是不會這樣輕易就殺了他的,我知道。”
聽著兩人的對話,張群有些無語,嘴角止不住的抽“下次你們談論這個話題,可以避著我些。”
話音剛落,林言和寧遙頓時一起看向了他沒有接話,讓張群頗為無語。
他堂堂張右相,這麼多年了,還是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小瞧的滋味。
寧遙看著張群,聲音不帶任何感情“右相覺得,是戰是和?”
“寧遙,你不必激我。”張群整理好了淩亂的衣裳,看著懷戎城的方向,“如若再戰,你可想過百姓?”
“連年征戰,大軍開拔,吃穿用度哪一樣不是錢?屆時國庫空虛,朝廷加收賦稅,受苦的不也是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