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朱由檢來到軍械製造總局時,就先觀看了煉鐵廠,而宋應星則陪同著向他介紹了起來。
“甚好!不過,煉鐵廠還得再擴建,可以重新選址建立分廠,因為以後煉鐵廠需要供應的鋼鐵產量是需要裝備十萬乃至百萬大軍的用鐵需求的,不隻是軍隊方麵,以後民政方麵也需要用鋼鐵,若橋梁營造、農用鐵器等。”
朱由檢點了點頭,就詳細指導起來。
宋應星連忙稱是。
……
朱由檢去了軍械總局,視察煉鐵廠。
而蔣德璟作為內閣首輔則去了清江浦。
因為按照大明皇帝朱由檢的要求,大明中央處在這裡建立新的屯堡組織。
畢竟在這清江浦一帶竟有近五十萬畝的良田是葉家和竇家等被抄縉紳的田產。
所以,這田產已經算是收歸國有。
自然是有必要建立屯堡組織的。
雖然皇帝朱由檢隻是動動嘴皮子說要在這裡建立屯堡組織,分田給當地佃戶。
但一切都需要蔣德璟這個內閣首輔帶著他的文官班子具體來執行。
可當蔣德璟具體執行起朱由檢要求分田於民,建立直接由官府統治的屯堡組織時,他卻發現遠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容易。
“元輔,下官調查了一下清江浦的情況,這些縉紳家的佃戶準確說不是佃戶,而是陛下口中的富農,而他們則在更多時候被稱為莊頭。”
“因為他們租佃了葉家的大量田地,多則上萬畝少則上百畝,而他們自己也有田地,但基本上不自種,而是租佃了出去,而他們把葉家的田地以較廉價的租子租佃在手後會再以較高的租子租佃給其他農戶,而他們隻需收租子差價即可,所以,他們根本算不上是耕作者。”
“現在陛下的意思是,要分田於民且平均地權,如果我們直接把田地給這些富農,是不合理的,沒有實現我們分田於民且平均地權的目的。”
輔佐蔣德璟處置屯堡事務的劉理順向蔣德璟彙報了在清江浦進行土地改革時的問題。
蔣德璟也就把這一現象上報給了朱由檢。
朱由檢知道後直接批示了自己的旨意。
成立中央處土改工作組和農政部,由內閣首輔蔣德璟擔任組長兼任農政部尚書
設立淮安府大明中級法院和中級檢察院,劉理順擔任中級法院院長與中級檢察院院長兼農政部侍郎與中央處土改工作組副組長
武家墩與清江浦合並設立武清縣,劉理順兼任武清縣知縣,管理屯堡事務
近衛軍第一步兵野戰營駐守清江浦協助土改工作組在清江浦進行土改工作
設立武清縣警務局,周遇吉臨時兼任武清縣警務局局正,近衛軍第二野戰步兵營調到筆架山接替近衛軍第一步兵野戰營防務
解除租佃關係,並開展清算工作,對犯下罪惡的富農土豪進行審判處決,維護秩序,有犯事的地主除少部分自留地外全部沒收,沒有犯事的折價由官府購買
朱由檢這麼一批示,意味著他要通過發展農動來進行土地改革。
於是,蔣德璟便讓劉理順跟著周遇吉率領的近衛軍第一野戰步兵營去了清江浦。
劉理順是翰林學士出身,這些日子,他和蔣德璟一起跟著朱由檢學了不少關於土地兼並對一個王朝危害有多大的知識,也接受了平均地權且土地歸國有的思想。
與劉理順一起去還有他在武家墩已經培訓好的一批民政乾事,皆是流民中識文斷字的讀書人,如今已成了蔣德璟和劉理順進行土地改革的重要成員。
劉理順一來到清江浦,就讓自己的人將清江浦的所有莊頭叫到了自己麵前來。
當劉理順告訴這些莊頭,他們所租佃的土地將不再產生租佃關係時,這些莊頭自然都是很驚訝的,也很不願意看見是這個結果。
“這位官爺,朝廷這要把田地收歸官有,小的們自是沒話說,可這不讓我們租佃,卻是為何,難道是嫌我們交的租子少了?”
一位叫賀莊頭的主動問起劉理順來。
劉理順回道“不是嫌租子少,而是朝廷不接受把田地大麵積租佃給百姓,以致於養出靠租佃田地而不勞作的富農出來。”
“既然如此,我等無話可說,隻是不知為何還要收走我們自己在清江浦的大部分田地,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買的呀!?”
這賀莊頭繼續說了起來。
“因為朝廷要平均地權,避免土地集中在少部分手中,再說,朝廷也不是白拿你們的田地,是從你們手裡折銀贖買。”
劉理順說了起來。
“我們不賣!”
這時候,另一位姓魯的莊頭突然喊了一句,然後說道“朝廷不能無故奪走彆他人的田產!”
劉理順點了點頭“好!我知道了你們的意見。”
於是,劉理順接下來就先宣布成立武清縣警務局和檢察院以及法院,並通過警務局四處宣布告示,要求百姓有不平事到警務局告狀,且告狀者無論成功不成功都給一頓飯吃,並送一鬥米。
作者題外話崇禎後宮生活日常這日,皇帝朱由檢恰巧在小輞川行宮的荷塘旁看見袁貴妃,就要尋歡,袁貴妃直說不便,最後不得不吐真言,朱由檢大為掃興既來親戚,何不早說,朕找田妃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