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袁樞就問楊朝庚“敢問,禦駕現在何處?”
“歸德。”
楊朝庚回了一句。
袁樞聽後,就朝歸德方向跪了下來,並磕了三個頭“臣謝陛下隆恩!”
說完。
袁樞才站起身來,看了邢氏等人一眼,然後對楊朝庚又拱手道“將軍容稟,下官有意求見陛下!還請將軍代為引見!”
……
朱由檢得知楊朝庚所部近衛軍最終還是要經過一場巷戰後且才製止住了高傑餘部對睢州城的報複,一時也就不禁對自己身邊的幾位輔政大臣笑了起來“雖說朕是大明皇帝,但這個世界到底還是要靠實力說話,如果朕的近衛軍不夠強悍,這高傑餘部真的已經屠了睢州城乃至周邊區域,如此便是建奴還沒來,我漢人便已自己屠殺起自己漢人了”。
“陛下說的是,高傑餘部兩萬兵馬不敵我近衛軍四千兵馬,再一次證明了這些軍閥私軍除了欺負欺負老百姓,在戰鬥力上不是很強悍,如果陛下沒有南遷,沒有組建近衛軍,僅靠這些軍閥私軍,臣認為他們不可能抵擋住建奴南下。”
周遇吉表情嚴肅地點首幾下,然後就在這時候說了一句。
朱由檢也笑了笑,他發現自己這位從山西召回來且一直跟隨自己南遷的將領在很多時候是一位願意主動思考和推演全局的將軍。
朱由檢有些期待願意主動思考和推演全局的周遇吉在將來能為自己的大明複興偉業做出自己的貢獻,也成就自己的功勳。
而周遇吉的表態,也相當於,他這樣的軍事統帥已經再一次承認了崇禎皇帝朱由檢提前離開京城的正確性。
這無疑使朱由檢在內部的統治權威得到了加強。
張鳳翔此時也附和起來“猶如寧武伯所言,我漢家天下依舊隻有我大明皇帝陛下才能拯救,天命依舊在我大明!”
這年頭。
流行天命之說。
建奴入關,敢取明而代之的理由也是天命已歸他大清。
而他大清代替大明是順天命。
故建奴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年後才叫做順治,叫做順天命而治。
而張鳳翔的言論則反駁了建奴欲統天下的說辭,表明自己依舊相信天命在大明的態度。
朱由檢覺得讓張鳳翔負責軍隊政治和宣傳工作是合適的,明顯張鳳翔在輿論戰上很敏感。
“陛下!興平伯夫人邢氏與興平伯世子高元爵,已被楊遊擊帶到,另有前大司馬袁公之子袁樞求見。”
這時候,王承恩進來彙報了一句。
“袁可立的兒子,曆史上殉節而死的那位?”
朱由檢忙轉過身很來“宣他們進來!”
邢氏與高元爵自縛雙手跪在了朱由檢麵前。
袁樞也來到了朱由檢麵前。
朱由檢先看向了邢氏。
這一見,朱由檢倒發現這位先嫁李自成再與高傑私通的婦女倒也有些半老徐娘之姿。
當然。
朱由檢作為大明皇帝,後宮中美女還是有不少的,即便是周後如今也依舊風韻猶存,田袁二妃更是依舊豔麗奪人。
更彆提許多姿容嬌媚且還是處子的宮娥。
還有新收的陳圓圓與董小宛這種能於青史留名的絕色尤物。
所以。
朱由檢倒也不至於見了這邢氏就起了收入後宮之心。
何況,眼前這姓邢的豔婦還是一差點就屠了一城漢民的蛇蠍心腸之狠毒婦人。
因而。
朱由檢隻麵色嚴肅地冷言說了一句“同為漢人,你邢氏可以說還和睢州城的許多百姓一樣同是貧苦漢人出身,如今不過因世道紛亂而僥幸成了富貴人,就開始也視普通漢人為草芥了?居然還想屠城劫掠,你怎麼不去遼陽、去沈陽、去赫圖阿拉,屠韃子去?!”
朱由檢說完就直接把一茶杯摔碎在了邢氏麵前。
高元爵嚇得抖了一下,忙看了邢氏一眼“娘親!”
“怕什麼!”
邢氏直接吼了自己兒子一句。
周遇吉和張鳳翔見此對視了一眼,暗暗發笑。
朱由檢也看得出來,這高傑的兒子高元爵是個膽魄的,倒是其老婆果然如曆史所言,是個巾幗不讓須眉的。
“沒錯!未亡人邢氏的確抗旨,也的確下令屠睢州城!罪臣也的確出身草莽,是貧苦漢人出身,但陛下當知道,邢氏現在是興平伯府的夫人,不是一介平民,更是一人的母親!亡夫剛走,要讓兄弟們皆繼續跟隨我的號令,我隻能隨他們的心願,準許他們發一筆財!這世道先要吃飽喝足,才能談天下大義,陛下當比罪臣更懂這個道理!”
邢氏回道。
作者題外話崇禎後宮日常生活”愛妃抱抱,朕今日訓了一蛇蠍婦人,不及愛妃端莊賢良多也。“後收到帝來信後,眉頭緊蹙起來”陛下,何時又看上了一婦人,果如曹操乎,喜歡人妻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