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周皇後!
因為皇莊屯堡的屯戶和官員全是從北方來的流民。
和江南士紳甚至所有權貴沒有任何宗族依附關係,甚至因為戰亂自身也沒有宗族依附關係。
而且加上朱由檢有意打亂其內部宗族關係,特地把不同鄉的編成了一個生產組。
所以,皇莊屯堡的屯戶是受朱由檢直接控製的,也是對朱由檢絕對忠誠的。
而來自於皇莊屯戶中的近衛軍戰兵們則是朱由檢現在維係自己皇權的基礎。
因而。
朱由檢在想到一直想占儘天下之利的江南士紳的時候,也想到了他親自培養出來的這一股屬於自己的新興勢力。
他也就決定來武清縣看看。
大戰來臨前的武清縣很熱鬨。
外圍的早熟稻穗已經有皇莊管事官員在組織軍民搶收。
畢竟接下來建奴大軍即將過來,堅壁清野的事還是需要做的。
而新的屯堡間還在加修新的官道,也有無數民工在忙碌中。
除此之外。
還有正在訓練的民兵和近衛軍新兵。
田野間時不時地就傳來訓練的呐喊聲。
一些跟著父母家人紮根此處的孩童已經開始從各生產組的社學裡放學歸來。
受朱由檢這個皇帝的號召來淮安抗清的儒生還是有不少的,而且大部分以功名不顯的寒士為主。
畢竟這些人因為清貧所以能舍家棄業,也因為讀了些書,知道些忠君之道,也就更加積極些。
相反一些世家子弟則相對少一些,但也不是沒有。
這也讓朱由檢再一次意識到不是所有儒生都隻會蠅營狗苟,隻知道擺自己士紳的特權,隻會為自己階級牟利。
也還是有許多理想主義和識大局者的。
猶如後世曆史上的黃埔軍校開辦之時,有自私自利的青年,也有很多念著家國念著理想的有誌青年。
而這些奉詔來淮安聽命的儒生,除身體素質合格的,很多都被朱由檢安排到了武清縣擔任社學老師,以教授這些孩童知識和對當地百姓進行掃盲教育。
在朱由檢看來,教育是不能忽視的。
當今江南士紳以及整個文官集團之所以能成為大明的統治基礎,就是因為他們壟斷了知識。
而要徹底根絕士大夫集團對國家政權的操縱,就需要打破他們這些精英對知識的壟斷,讓天下所有人都成為讀書人,這樣讀書人就不會變得多麼重要。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餘成歲,律呂調陽。”
……
朱由檢在皇莊社學實行的是三年義務免費教育,而對於初入學的學童欽定的識字教材則是《千字文》
在朱由檢看來,在很多啟蒙讀物中,《千字文》要更適合做啟蒙教材,因為他首先沒有說教性,不像《三字經》蘊藏了許多說教內容,其次,他的知識含量也不少。
所以,此時,路過的孩童才念的是《千字文》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