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周皇後!
一時間。
方以智自宮的消息不脛而走。
文官士大夫對宦官是有天然的敵意的。
而方以智又是江南文官士大夫中鼎鼎有名的人。
所以,方以智突然要做宦官,自然引起很大的轟動,也讓很多人對此議論紛紛起來。
幾乎成了時下大明社會最熱門的話題。
青樓酒肆間儘是這方麵的議論。
《大明日報》和《新明日報》更是因此再次銷量暴增,利潤激增。
而正回鄉隱居的黃宗羲也從報紙上得到了這樣的消息,一時看了後,當場直接錘起了胸口,把報紙抖動了起來“不可能!這怎麼可能!怎麼會這樣,方以智何等樣的才俊,怎就要做內廷中人!”
黃宗羲越想越氣,然後直接跑出了屋子,對著長空吼了起來“老天!這是為什麼,為什麼自崇禎十八年以後,士林頻頻出現無恥之事,我天下儒士可還有顏麵乎?”
黃宗羲說後就老淚縱橫起來。
“唉!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素來滴酒不沾的劉宗周也不得不借酒澆愁起來。
王思任也無心思再寫文章“若非江南士族寡廉鮮恥,方以智也不至於去內廷做殿前閹宦!是我江南士族對不起他方以智啊!細想來,聖人教義,程朱理學,也不能使人欲得滅,讀這朱子集注又有何用!”
王思任說後就乾脆把朱子所注《論語》撕了起來。
……
方以智的自宮對於整個江南士族而言是一次很大的打擊。
無數有氣節的江南士紳因此落淚,且因此對程朱理學產生了懷疑,開始越來越多的人認為人是很難克製自己人欲的,開始越來越推崇王學。
但對於此時的朱由檢而言,他在知道這事後卻顯得很平靜。
因為熟知曆史的朱由檢對這些讀書人的秉性非常清楚。
不過,蔣德璟在知道方以智自宮以後還是很悵然失神的。
畢竟作為大明第一文臣的他雖然對方以智的行為很不讚同也很惱怒,但當他看見方以智在被人抬著進宮以後,他還是不由得歎起氣來“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非要和陛下爭到底,如今反害了自己。”
朱由檢注意到了蔣德璟的失落,嘴角因此勾起了弧度“他方以智到底沒讓朕失望,大明的文人也不全是沽名釣譽之輩,如今這樣也好,內廷還是比較缺方以智這種才華比較高的,要是再多幾個這樣的人加入內廷,其實是件好事。”
蔣德璟聽朱由檢這麼說,隻得回道“陛下所言甚是!然方以智進入內廷到底會讓士林震動!不知道有多少士紳會因此痛心疾首。”
“就不必為他們操心了,眼下會試在即,這朝廷的掄才大典愛卿得主持好,朕要求從這次會試開始,要考察參加會試舉子的政治麵貌,所謂政治麵貌就是區分非興明會會員與興明會會員;在同等成績情況下,優先將興明會的士子排在前麵,另外殿試讀卷官選出來的殿試前十名得由朕親自麵試後才能最後確定名次!”
在朱由檢看來,麵試是考驗一個人綜合能力的很重要的環節,所以,他決定在今後的殿試中加入麵試的環節。
不過,他作為大明皇帝,本身就有很多的事務要忙,所以肯定麵試不了所有的新科進士,隻能麵試十個。
隻要能從十個最優秀的進士中選出一個能培養成能臣來,對於朱由檢而言,就已經夠了。
“遵旨!”
蔣德璟回了一句。
而接著,朱由檢又說道“另外,昭告天下,以後的科考,從院試到殿試要考核君子六藝,主要是騎射,但如果騎射不合格不作為落榜理由,不過,如果騎射優秀則當排在最前麵!”
蔣德璟聽後頗為驚愕,忙道“陛下,此舉是否有利於北方士子?南方大多不諳騎馬。”
朱由檢笑了笑道“建奴明顯比前元更懂得籠絡漢人士族人心,如今已經開始在北方搞科舉,大明就應該出一些利於北方士子的科舉政策,以吸引更多的北方士子冒險來大明參加科考,另外,更重要的是,據東廠反應和大都督府的訓練部反應,我朝讀書人的身體素質實在是太差,且不說能不能上馬殺敵,連騎馬逃跑的本事都沒有!這樣也是大明的損失!當然,朕更希望大明能多出一些能上馬治軍下馬治民的文武全才!”
“臣明白了陛下的意思,臣回內閣後就即刻禮部對此進行部議,然後拿出具體政策來,並擬旨詔行全國。”
蔣德璟回了一句。
朱由檢點了點頭。
這時候,坐在擔架上的方以智被抬到了朱由檢麵前來,麵色蒼白地看了朱由檢一眼,虛弱無力且聲音尖細地說道“陛下,奴……奴婢方以智現在還不能向您見禮,請陛下恕罪!”
“躺著吧!不必自稱奴婢,和王大伴他們一樣稱內臣吧,先以少監之位在內書堂教書,內廷也是大有可為之處,不要過於傷懷!不過是斷了子孫根而已,隻要命還在,依舊可以為社稷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