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文官素來多嘴炮,喜歡在各種事務上都插一句嘴,甚至還喜歡在廷議上說彆的事。
總之沒有原則,唯一的原則就是拚命維護自己士大夫的利益。
這康由貴也不例外,而且明顯是權貴士族的代言人,似乎不撤掉織造局,他就不罷休一樣。
在場的文官皆沒有說話,但都倒吸一口涼氣,暗想陛下明顯今天脾氣暴躁,自己這些人還是小心點為好。
也因此。
整個政事堂氣氛顯得非常的壓抑。
朱由檢一臉嚴肅地問道“商稅的事,議的如何?”
“臣等議定的結果是商稅以十稅三來征收,臣核算過,按照十稅三來征收,較為合理,朝廷能有增加大量稅收,但又不影響商戶經商之熱情。”
蔣德璟回稟道。
朱由檢點了點頭“如此甚好,就按照十稅三的比例來征收。”
最終,朱由檢與這些參與商稅改製的官員們確定在明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崇禎二十年正月初一開始實施。
眼下已經是十一月底,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籌備,自然是來得及的。
……
“快看!海州的大火已經登報了,這下我們就等著鄭家的人去找懷寧侯家的人提貨吧。”
徐霖將報紙遞給了林雲京。
林雲京看了後,也笑了起來“希望朝廷能夠明白,想要爭我們權貴士紳的利,那是門都沒有!”
“唉,陛下還是低估了權貴士族們的手段,他們既然敢在背地裡支持洪承疇的清軍,自然也敢在背後裡用彆的手段壞朝廷的大事!如今隻是燒個織品,將來說不定也會來個落水之患。”
戶部尚書倪元路此時也在《大明日報》刊發的報紙上看見了關於海州倉庫失火三十萬匹織品被燒的事。
而倪元璐朝中老臣自然不用多想就猜到了這事是誰乾的。
自然,倪元璐也提出了自己的擔憂。
倪元璐所說的落水之患自然是正德皇帝和天啟皇帝都掉到水裡去並因此染病而亡的事。
雖然到現在也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這兩位皇帝是因落水而亡。
但現在朝中的官員也難免不往這方麵去想,認為這裡麵有更深的原因。
對於朱由檢要革新改製的事。
文官集團中既有如蔣德璟一樣堅定不移地支持皇帝陛下的激進派,也有中立者與反對派。
而倪元璐算是中立之人,也就隻是擔心一下陛下的安危。
不過,吏部尚書李遇春作為反對派,則是巴不得看見這樣的事發生,不由得感歎道“陛下還是太天真了,不知道這裡麵的水有多深,人家唆使幾個已經收買的文官跪諫是給你麵子,讓你有個台階一下,好知難而退,要是不配合,隻怕將來燒的不是倉庫,而是陛下的寢宮了。”
“照這麼說,陛下再這樣下去,會發生不測之事?”
吏部左侍郎劉成治頗為驚慌地問了起來。
李遇春道“倒也不會,朝中不乏忠貞之臣,當會諫阻陛下的!”
……
“陛下,臣劉宗周鬥膽直陳,革新改製當以德化為先,而不能強來,如今外麵所跪文臣所跪諫之事,還請陛下應允啊!”
左都禦史劉宗周此時就因為文官跪諫之事求見了朱由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