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順水推舟!繼續道
孫大人英明,有孫大人在就是百姓之福啊,牛四響亮的一記馬送到。
孫知縣笑的合不攏嘴。
又說道:賢侄要多久能拿回白珠?
不出五日便給送來!
隻是此路途流匪眾多,草明隻身一人怕凶多吉少。
聽聞夏河塞荒廢已久,空缺百戶,可否提攜草民,進升百屍,帶人屯田,已減輕本縣負擔,為孫大人分優!為皇上分憂!
牛四一本正經站定、鞠躬道!
孫知縣思慮片刻,回道:本縣這就書信一封給青州府賈大人、納賢侄為夏河塞百戶一職,以賢值的才能不入文官實為可惜呀。
當然,牛四知道這是客套話。
在這個唯有讀書高萬般皆下品的時代,文官與武官之間猶如天與地、大樹與小草。
他們認為自己是最有文化、最有智慧的人,往往對武官們的智商和才能存有質疑和不尊重。這也是深入骨髓的看不起!
此外,文官和武官的階層差距非常之大,文官普遍來自於名門望族,天然有種較高的修養和文化水平,說的通透點就是治國安邦嘛,武夫行嗎?
而武官則普遍來自於泥腿子,閱曆和修養相對較低。這種文官和武官的地位差距也導致了文官對於武官的輕視。一個品級較高的武官就是見了知縣也要禮數周全,下跪都是抬舉武夫了!
牛四再次鞠躬謝道:謝孫大人,還有那李逵欠下草民數百兩銀子,如今李逵己死,孫大人您可為草民做主啊。
孫總管一旁問道:可有字據。
那日李逵吃肚子裡了
哎呦我去。
牛四早知道如此能割肥肉,那日為何不讓李逵寫個字據
哎失敗啊!
孫總管此時在孫大人耳邊低聲說著:大人昨天李逵夫人送來了兩千兩白銀。。
您看這。莫非還要開堂破肚?
牛四距離二人不遠,加之營養均衡聽力極好,二人的悄悄話全部入耳,錢都收了再為難下去恐有不妥,當下緩緩說道:銀兩草民不要了。
心裡想著見好就收吧。
又接著說道:但是此去拿白珠,日行百裡,為了不耽誤行程,那日我觀李逵家中有馬數匹,正好草民也能用上,草民就是把馬跑死,不出三天便給孫大人取來。
孫知縣大喜,驚道:好。。好
好。。
本縣再送你五匹,三天內必送來!
來人。。
選五匹上好的馬匹送給賢侄,另賞五十兩白銀以備路上所需。
當下抬起手指向孫總管,還不快快帶賢侄去李達家取馬。
扣門貨,李逵夫人送你兩千兩白銀,你t才給這點,也難怪流寇愛攻縣城,動不動就上萬兩,d明末有你們這幫人,縣城長的全是嘲諷臉。。
——————————
久違了夕陽、甚是感慨。
孫管家帶著他來到李逵後院。
前後十八匹駿馬交由牛四。
出院後,孫總管好言寬慰,賢弟受苦了,賢弟受驚了。
雲雲。
聽的牛四直起雞皮疙瘩
牛四告知白珠或許不止兩顆,他會儘全力打問此事,相信應該不止兩顆。
並許諾孫總管大可放心,至於牛四。百戶一職,等取回珠子便予以兌現!
當然,牛四也明白胳膊擰不過大腿的重要性,落草為寇暗地販鹽,總不會長久。
既然打不過他們,加入他們豈不是更好。。
他還從孫總管口中得知,城門口救濟難民的粥鋪是南京尹家所開。
人稱尹開平,是萬曆年間的舉人,大兒子尹智義在南京任按察僉事府同知,
二兒子尹勇義好像是什麼地方任守備。
對。抗州水師。。
四兒子尹守田做生絲、茶葉、糧食等,生意在南直錄算是大戶。
在本縣也有商鋪,這次救濟難民便是四兒子尹守田出糧三千石為縣衙分優。
牛四還追問道:沒拉?
沒拉!孫管家痛快答道!
尹家沒有女兒?牛四疑惑又問道!
好像有,但不多!!!
這叫什麼話。但不多,
不多
多又是幾個?草ni妹的,玩我呢,扭頭再看,孫管家搖頭晃腦地已經拐向街角。
沒入人群。。
他知道自己的目標已經實現一小步、哪怕隻有一小步。
可沒料到的是,那日的白衣少年是尹家老幾,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