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依舊明末歸!
……
二人頻頻歎息、深知眼下難民危機早已嚴重到難以控製的程度……
……
牛四暗暗想著、待時日成熟、振臂高呼之餘、即王朝覆滅之日……
……
或許他們想不到,然而牛四提出的建議方知府等一乾官員完全並未理睬……
……
耿強糕曾動員城中富商,將部分糧食拿出賑災,奈何杯水車薪,饑民數量破萬,以無法支撐為由……
才出此下策,逐出城外,等待他們的是一碗清水和飄著幾顆米粒的水粥……
以及死亡……
……
若不及時采取強硬驅趕、聚集在城內搶劫、盜竊、殺人放火屢禁不止,不得已請牛四入城維持秩序並將他們驅趕出去……
最終不聽牛四直言建議,執意強行驅趕。
要明白、這些饑民隻有吸納才可換來穩定,一味強壓驅逐、或是繼續南下驅使,又或是趕向北方、像是快要餓死的棄兒……
被東趕西滾、終究葬送被迫推翻王朝……
……
“牛都、休要再說……下令吧,速速驅趕……”方知府冷冷說道……
……
牛四再三提醒、開倉放糧,聚集所有糧商與富戶,以發行債票的形式、令他們放糧以安饑民。
說實話、這種官府來承擔風險的經濟行為,長遠來看損失巨大。
但可解決眼下所麵臨的困境,方知府不同意、底下一乾官員同樣不同意……
饑民無數、即使驅趕至其他府縣難不成也繼續驅趕嗎?
他們能去哪裡?又能去哪裡?
這種不願承擔風險的官府,百姓要它何用?區區作為不正是一個真正的知府該承擔的嗎?
牛四見耿強糕沉默不語、暗想非要武力驅趕嗎?
沒有其他辦法嗎?
……
此刻、城下人頭徐徐,如浪花般湧湧翻滾……
方知府見牛四遲遲未下命令……嘴上輕哼幾道……
“你這種自以為是的年輕將領,本官見多了、聽說你大字不識,卻做得一首好詩……
哼……
詩能治天下嗎?……
……
彆以為、平了崇島便可得意忘形……
實話告訴你吧……
牛四!隻要本官在,便不同意你做出此等有損朝廷顏麵之事……
……
哼,來人、去請通州水師……”
說罷,方知府一抖錦繡、大步走去……
片刻,官員們走了個七七八八……
期間各種嘲笑譏諷……
“癡心妄想!哼……”
“敢拿朝廷臉麵換取糧食,武夫就是武夫……”
……
一時間,譏諷聲漸行漸遠……
……
唯獨留下的耿強糕,站在一旁兩眼無神……
……
“牛都統,方大人他、也屬無奈之舉呐!府庫糧草所剩無幾,如此眾多饑民,我這個守道不當也罷。”他擺了擺手、歎息說著……
……
白眼牛四見多了,是非曲直他懂、真正從根本上解決溫飽、壓根就不現實。
北方農民軍主力到處霍霍,難民饑民大量流入江南一帶,不往遠了說、僅湖廣兩地南遷的人口占比最高……
……
原因出在,地方官府到處驅趕、放任自流,實際上、有口飯吃餓不死總不至於造反。
正是由於這種小小滴滿足也化為泡影,所帶來的後果、就是農民軍越打越多,官軍越打越少……
……
這種表象、時至今日朝廷看不懂,即使知道又能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