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物我兩玩,對其餘事情絲毫沒有察覺,整個人的精氣神都融入在這首詞中。而且有了紙卷共舞異象,有冥冥虛空中的文氣加持,他絲毫沒有察覺體內文氣有所消耗,筆下龍飛鳳舞,片刻間就將上半闕詞作書寫完畢。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隨著張易的書寫,每寫一句,整個宣紙上便多一層寶光。上半闕寫完,宣紙上已然散發出八層寶光。
半詞鎮國!
張易再度做到這樣匪夷所思的事情,讓全場讀書人都為之呆滯,就連謝東流陳東穀陳書文這樣的進士都難以回過神來。
“咚咚咚!”
府文院離迎仙樓最近,在張易半詞鎮國的刹那,文院內金鐘長鳴,急促有力,比起當日府試時還要可怕。
在府文院金鐘響起的刹那,長弓城縣文院,乃至白馬郡所有朝廷文院,在同一時刻,金鐘齊鳴。
換了往日,不論是讀書人還是百姓,大多已經進入了夢想。可今夜是中秋佳節,白馬郡百姓大多在歡慶節日的時刻,文院內的就金鐘陡然響起,讓他們的目光都望向了文院,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
這隻是開始,金鐘的長鳴聲迅速朝著白馬郡以外輻射,不到一刻鐘,整個天涼州內所有文院都金鐘長鳴。
半個時辰後,就連南都國文院內那口真正的洪鐘都嗡嗡作響,正在禦花園內慶祝中秋佳節的伏流國主和諸位老臣,連忙坐上禦駕和各色豪車,趕往國文院之中。
……
“我的天呐,張解元這首詩,莫非是要名傳天下,萬古不朽?”一名舉人忍不住驚呼出聲,將在場大多數人從迷茫中驚醒。
諸位讀書人正準備議論紛紛,被謝東流利用文氣震懾住,他望向依舊在書寫的張易,低聲道“若真是一首傳世詩被你等打斷靈感,這等罪責,你們擔當的起麼?”
文章最高品為傳天下,亦名傳世,意思便是名傳天下,萬古不朽。鎮國詩即便能讓一國震動,千載之後說不定尚有人記得,可萬年之後,幾乎很難有人記得。
但文章達到傳世級彆,就算過了數萬年,依舊會烙印在各大古籍之中,由天下讀書人口口相傳,流傳不朽。
鎮國詩才有大儒之姿,這隻能說是誇讚。但若有人說傳世詩才有大儒之姿,那絕對是實至名歸。
曆史上能夠做出傳世文章的才子,除卻在水妖和人族大戰中隕落或者文逆夭折之輩,無一例外都成就了大儒。
……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彆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張易充耳不聞,很快便將後半闕書寫完畢。隨著整首詞書寫完畢,十層寶光將在場讀書人閃耀的睜不開雙眼。
詞成,傳天下!
“嘭!”
迎仙樓中,長弓城代縣令身體中轟然發出一聲巨響,倒在地上口吐鮮血,雙眼瞪得老大,寫滿了不相信。
這一刻,除卻陳東穀,沒有人再將眼光放在他的身上。所有人都跳躍了起來,興高采烈,歡欣鼓舞,莫不如是。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