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夭皇後成長記!
清晨早早起床梳妝,等著宮裡的馬車來接。
母親自是少不得一番千叮嚀萬囑咐。
麵對一個傳說中陰暗可怕的地方,看似已知實則未知之地,她心裡又怕,又隱隱有些期待。沒有一心渴望風平浪靜,反而期待挑戰的來臨。
大夏十五年,良辰吉日,蕭相之女蕭竹猗進宮。是年十二歲。
宮廷禮儀和“潛規則”已有祖母和宮裡來的嬤嬤親自提點,蕭家事先已打點好宮人關照。庭柯就在羽林軍中,也有個照應。巧兒心細謹慎,隨行入宮,碧英便留下打理院子,統領一眾小丫鬟們。
先去見過宮中位分最高的向貴妃和昭妃,聆聽訓誡,然後再往賀嬪主管的清寧宮去。
宮殿重簷,氣勢壓人。旁邊的宮女太監往來都低著頭,步履匆匆,不敢多聽多看,隻管自己腳步,從何處來,到何處去。
宮道兩側朱牆高聳,牆外麵偶爾探過一枝,偶爾飛進一鳥,旁的什麼也看不見。
宮道曲折漫長,好像怎麼走,都走不到頭。
她來得不多因此覺得新奇,若是長年累月住在這,遲早要憋出病來。
陪著她的大太監是清寧宮的吳華公公,聽說平時是個沉默寡言的人,不知為何見了她忍不住話多起來,一路上介紹各個建築,哪裡是誰建的、住過什麼人、發生過什麼事……
大概是與宮裡人不敢多說,見她是宮外人、又是孩子般好奇的神情吧。
其實就算說得多,也都是些“安全”的話。雖然隻有三四十歲的樣子,畢竟是宮裡的老人兒了,有分寸。
向貴妃的和月宮刻意儉樸,昭華宮奢華,清寧宮則雅致清幽,彆具一格。物隨主人,未曾謀麵,明珠對賀嬪的好感便先增三分。
宮中接引的侍女也溫和多禮,行至清寧殿門,門口站著一位大宮女,不笑時眉眼間有厲色,見著明珠,打量一番,笑道“蕭姑娘快請進,兩位娘娘在裡麵。”
明珠也和氣見禮,才隨她進去。
屋裡兩人,一個坐得端莊,拿著手繃,繡的依稀是紅梅,另一個歪在靠背上,這季節裡蓋著兩層錦褥,露出一角衣服顏色寡淡。一猜便知哪個是賀嬪,哪個是賀嬪的親妹妹——臥病多年的蓮貴人。
明珠知道不該多看,低著頭行禮道“民女蕭竹猗,給兩位娘娘請安,恭祝娘娘萬福金安。”
賀嬪與蓮貴人相視一笑,連忙請起賜坐。
賀嬪問了蕭家長輩好,明珠一一答謝;又問明珠在家做什麼,明珠便說琴棋書畫女則女訓之類,賀嬪看著她,連連點頭。果然是個溫和的,這樣的話相處起來也不會太麻煩,明珠想。
然而終究不敢掉以輕心。
寒暄一會兒,賀嬪指著兩個宮女和吳華道“你先安置,有什麼缺的儘管找寶嫬他們要。今日若累了可以不必過來一同用膳,來日方長,咱們明兒再敘也來得及。”
三人上前行禮,大宮女寶嫬——正是門外相迎的那位,一等宮女納春。
明珠謝過。
賀嬪笑道“你先隨寶嫬去安置,過會兒我那沒規矩的內侄女麒麟恐怕還要去擾你。”
明珠早先知道,賀蘭老將軍府上,這一輩的嫡長女賀蓮因避蓮貴人封號之諱,大名兒從來沒人叫,隻叫小名兒“麒麟”。初聽說此事時,她不免為之鬱悶既然明知宮裡有位自家的蓮貴人,還不早早把“蓮”字避開?漢字千千萬,偏要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女孩子起個小名兒叫“麒麟”,且不說這名字“女”不“女”,也忒貴氣了些,賀家本就位高權重,給嫡長女如此起名,就不怕招皇家忌憚?
那蓮貴人閨名喚作“芙蕖”,與賀嬪乃是親生的姐妹花,二人交相輝映,姐姐英姿颯爽,妹妹嬌柔婉約。據說這位蓮貴人年輕時真個是美人如玉佳人似水,襯得上封號“蓮”字——雖進宮正趕上淑妃盛寵時,卻硬是能從中分得每月兩三天寵幸,不似旁人隻得夜夜孤枕難眠。
怪就怪在,淑妃出事、太子降生那年,蓮貴人也生了場大病,從此便病病殃殃,皇帝待她也冷淡下來。反倒是從前沒什麼動靜的賀嬪漸漸得了寵愛,這芙蕖靠著親姐姐和家族扶持才在宮裡有人參血燕之類一日三餐吊著,這幾年漸漸有了幾分起色,不過聖寵是不敢想了。
寶嫬一邊引路,一邊介紹清寧宮裡各處。其實明珠先前在家裡已經聽母親說過,不過還是耐心聽她講——說到最後,談及她自己家世,原來她本家姓晏,祖籍吳越,乃是前朝名門望族,隻是本朝有些衰落。
明珠心裡有些疑惑好好地,她提前朝做什麼?就為了說自己有個體麵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