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坦看到了摩傾,也看到了元淩。
當初在烏勞山,顧坦第二次要擊殺摩傾時,見到了元淩,元淩蠱惑星雲大和尚要鏟除顧坦,這令顧坦心生厭惡,事後他終於想起了這個元淩。當年在人界,肖紅姑自儘,肖紅姑身邊的那個孩子,那種刻入骨髓的怨毒,顧坦回想起來,也是心中發冷。
跨步追出,現在顧坦是第三次要擊殺摩傾。
拳頭舉起,天地皆顫,滅世之威,駭人心魄!
摩傾逃跑的速度,跟顧坦追擊的速度相比,差距巨大。
摩傾感受到了拳頭的威勢,可是他已經膽寒,沒有了反抗的意念。元淩也被他拋下,他隻剩下逃命的一個想法。
一隻大手,從天而降,隔在了顧坦的拳頭和摩傾之間。這大手足有通天徹地般大小,上麵如白玉一般光潔,縈繞著氤氳的佛光,厚重如山嶽,溫潤如海洋。
顧坦一拳轟擊到那巨手之上,霎時天崩地裂,日月無光,又是十幾萬裡的大好河山變成一片焦土,桑田變滄海,換了人間!
大日如來的法相,出現在遠處天際,法相越來越大,直至占滿了大半的天空。
顧坦抬頭看去,但見天空中祥雲遍布,瑞彩飄蕩,金燦燦的佛光灑滿星空,襯托出大日如來聖潔的身姿。大日如來依舊是盤坐於雲端,雙目靜靜的俯瞰大地,似那救世主在俯瞰人間。他的雙眸中,無悲,無喜,無憂,無慮,清澈的勝過世間最美的水晶,沒有一絲的雜色。黑白分明間,如同晝夜同時凝聚目眶之中,每一次眨眼,就是日夜的一次同時轉換。大日如來的皮膚,如同淡黃色的凝脂玉,光潔而溫潤。
大日如來的右手,正由通天徹地般大小,慢慢的收回,直到雙手合於胸前。
“這位修士,你看已經有許多人倒在了你的拳下,你又何必斬儘殺絕,我看,你就此收手可好?”
大日如來的聲音,充滿了磁性,同時又充滿了魂魄牽引之力,聞之,心旌動搖,法力低微者幾乎不能自持!
這樣的場麵,不用說,一定是大日如來,顧坦心裡暗自驚歎,不枉是佛祖,不枉是至仙,此等風範,可謂曠古未有,精彩絕倫!
不過,顧坦雖然心中驚歎,但卻是並不折服。在他的心中,甚至對大日如來有幾分厭惡。這與阿善陀和血玲瓏有關,也與顧坦的性格有關,顧坦天然的不喜權威,不喜崇拜,不喜人與人之間那巨大的差距。
“你是大日如來吧?”
顧坦淡淡的問道。
“正是小僧,施主您怎麼稱呼?看您應該是來自人界?”
大日如來的話語婉轉而謙卑,確實沒有高高在上的意味。
“我叫顧坦,正是來自人界。適才逃走的一個僧人,喚作摩傾,在我人界大荒州,屠戮上萬名修士,我正欲將其泯滅,為那上萬修士報仇!”
“阿彌陀佛!罪孽!罪孽!唉!顧坦施主,修仙界,何時不是血雨腥風?何時不是恩怨交雜?彆人給你帶來仇恨,可你,可曾見到,你給另一些人帶來的仇恨,比如,你的那一拳,拳下,冤死者已有數百人矣!”
大日如來,乃大智慧者,短短幾句,直戳關鍵。
“不要說修士,就是這天望山的狼蟲虎豹,飛禽走獸,被你一拳滅絕,它們,該找誰報仇呢?”
顧坦不是不講理的人,大日如來的話語,說得是事實。但這,不能扭轉顧坦的殺戮之心。
“大日如來,你難道讓我放棄複仇?”
“非也!非也!顧坦,你報仇,或者不報仇,隻是你的一種執念而已。這世界,是一個娑婆世界。人生七苦,你現在正所涉求不得苦,你要殺摩傾報仇,而我要保蒼生免遭屠戮,是以,我正阻礙了你的追求。這求不得苦,是果苦,而你,還深陷因苦。你的因苦,便為五陰熾盛之行苦,識苦。行苦,你對摩傾報仇的執念從無停歇,識苦,你無法分辨你行的意識。在我看來,你正所謂意誌堅定的犯著錯誤。”
一瞬間,顧坦心旌搖蕩,意識恍惚,大日如來辨析得即高深莫測,卻又淺顯易懂,顧坦似乎認同了大日如來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