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國之微信帝國!
孫堅
是在漢末為數不多的依靠自己的實力爬升起來的諸侯,出了明的能打,帶起手下一直打勝仗,本來在原來的曆史中孫堅由於錯誤的政治策略和軍事策略導致還未雄起就夭折掉,不過這一世的孫堅卻因為際遇不同遇到了可以給他解決政治策略的張鬆和給他解決軍事策略的法正,讓孫堅短短數月就以少量兵馬蕩平江東半壁,已經儼然是天下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了。全文字閱讀
勢力範圍北至建業,南至會稽,西至虎林港,東達曲阿
建業城江東最重要的北部城市,緊鄰長江,人口密集,商業發達,糧草充盈,城池堅固,乃大漢之中不可多得之堅城。
吳縣縣城是吳郡治所,城防堅固,地處江東腹地,糧草充盈,也乃魚米之鄉,又不曾像中原地區飽受戰亂之苦,相對經濟偏弱一些,但此地造船業非常發達
丹陽縣城丹陽郡內最大的縣城,此地民風彪悍,雖少出良將,但多出精兵,曆史上很多精兵都是從此處招募,此處曆有從軍傳統,兵士多遵守軍紀,且悍不畏死,之前陶謙起家的兵丁就多為丹陽兵;而現在丹陽也是孫堅後方最大的兵源地。
蕪湖港地處建業城西麵,是江東最重要的樞紐港口,每天都經過數量眾多的徐州和揚州的商船,也是孫堅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總人口由於孫堅在江東的作戰並沒有打的時間過長,而且並沒有遇到什麼硬仗,所以並沒有遇到其他地方那樣的人口銳減的情況,此刻孫堅所統轄的地域內人口達60餘萬,且多分布在大型城鎮,但江東潛力巨大,不斷有中原戰亂的流民逃亡江東避難。
總兵力由於孫堅初定江東,兵力多為自己之前帶來的人馬,和自己近來收降的軍隊,孫堅聽取了新加入陣營的張昭的諫言,沒有積極的擴軍,相反還遣散了大批收降的戰鬥力低下的叛軍,隻留下了10萬左右軍隊,將之大部分都布防於江北以防袁術,南部隻留下少部軍隊震懾地方維護當地治安。
外交孫堅的迅速崛起,引起了很多人的警覺,由於孫堅早已名聲在外,能征善戰,僅以少量軍隊沒有地盤的情況下都能奪得江東基業,使得周圍的陶謙、袁術、劉表都心懷芥蒂,不願其做大,將來對自己產生威脅,所以雖然表麵並無敵人,但周圍的鄰居幾乎都對其沒有好感,目前的孫堅在名義上仍然是袁術的部下。
經濟此時的南方還比不上北方的發達,大量人口還處在未開化狀態,經濟發達地區也都集中在江北沿長江附近的州郡,不過尚能自給自足。
總體評價★★★
劉表
劉表,字景升,山陽郡高平人。漢室宗親,也是東漢末年名士;他身長八尺餘,姿貌溫厚偉壯,少時便知名於世,與七位賢士同號為“八俊”。為大將軍何進頗為有掾,後出任北軍中候。後取代王睿為荊州刺史,用蒯氏兄弟、蔡瑁等人為輔。
在荊州期間,劉表恩威並著,招誘有方,使得萬裡肅清、群民悅服。又開經立學,愛民養士,從容自保,在劉表經營的荊州可謂是風調雨順,民豐富足,位於天下中心之地,此時孫堅的水軍尚未成型,而劉表手中卻有此時的天下第一水軍“荊州水軍”
勢力範圍整個荊州
襄陽城緊鄰長江,天下中心之城,文人騷客聚集之地,經濟發達,糧草充盈,人口七十餘萬,是目前僅次於首都長安城的規模,被劉表經營的甚好。
江夏城地理環境極好,地處平原但北麵、東麵皆群山環繞,東麵陸路雖可通達,但道路窄小綿長,守軍斥候一旦發現,對進攻方極為不利;這樣的環境按說是很難得到發展的,但他偏偏南麵就是長江江口;有著南方最大的夏口港,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此處也成了荊州最大的糧倉。
新野城新野地處長江以北,其地理環境易攻難守,也因為這個原因,劉表並沒有重點經營此處,也沒有加固過一次的城防,而是把新野作為荊州的預警係統,一旦新野有失,便知道有人圖謀荊州,便可在長江南岸屯兵以天險拒之,但也由於這個原因,開始很多百姓都不願居於此處,怕經戰亂之苦,但劉表不願荒廢此處,所以新野之民不用納糧,商家不用交稅,也由於這個原因,新野以另類的方式在商業上也是頗為發達,糧食不僅可自足還可運往荊州腹地,乃是劉表對自己政績的得意之筆。
長沙城是荊州南部腹地,之前雖也有黃巾作亂,但由於當時很快被孫堅鎮壓了下去,所以長沙城並未受到荼毒,長沙在荊州屬於人口中等的城鎮,但糧食充盈,且物產豐富,所以也是荊州南部重鎮之一。
武陵城一樣地處荊州腹地,但由於東麵兩處天然港口連通了荊州與益州的水路貿易,所以此處曆來時荊州、益州兩地商人頻繁往來之地,也是荊州經濟支柱之一。
桂陽城此處與交州接壤,以算的上大漢南部邊陲之地了,人口相對稀少,大部分都是由於北方逃來此處的漢人與當地的少數民族雜居於此,在桂陽漢人不是主角;而此地的三大勢力交織,一為白苗族,白苗族男子多英勇善戰,其他少數民族和當地漢人都很少敢招惹;第二是狂族,聽著名字就比較霸氣,但名字隻是漢族人習慣音譯的,狂族的人多以豢養牲畜與漢人交易為生,狂族人信仰獸神,傳說此族之人可聽懂動物語言,並有操縱野獸之能,但並未受到證實;第三是黑苗族,黑苗族是白苗的一個分支,但由於其出現了一個非常牛逼的族長使得黑苗族逐漸壯大,並發展到可與白苗族同樣的地位,黑苗族中多擅長巫蠱、占卜、禳解、招魂等異術的巫師;
零陵城人口相對稀少,也多為少數民族雜居,以當地不知名的土族為主,土族擅長狩獵和采集,以部落為主,但其中絕大多數在數百年來也都習得漢話,常拿獵物和藥材與漢人交易糧食。
中盧港襄陽以東的長江重要港口
夏口港江夏以西的長江重要港口
湖陽港新野以南的重要長江港口
江津港襄陽以南的長江支流重要港口之一
公安港武陵以東的長江支流重要港口,也是連通益州商路的港口
洞庭港武陵以東南方的長江支流重要港口,主要負責著往來襄陽的水路
羅鬃港長沙以北的重要長江港口
總人口劉表常被後人噴的地方在於他的目光短淺,其實劉表其人也頗有才乾,在保境安民和內政經濟乃至軍事上都不算弱,劉表在世的時候荊州地區經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荊州人口較之之前增加了兩倍有餘,當然也不乏北方戰亂的因素;在內政上他重用蒯氏兄弟;這使得在劉表治下的荊州人口達到了曆史中最高的200萬人口。
總兵力在軍事方麵路上重用大將黃祖,在原來的曆史上斬殺了孫堅,也側麵證明了劉表也確有識人之能;在水軍上重用蔡氏兄弟和張允等人,使得目前天下荊州水軍一枝獨秀;在劉表的勢力範圍內總兵力35萬,其中水軍20萬;且多在襄陽、江夏等處。
外交外交方麵劉表也是比較有戰略眼光的,遠交袁紹,近結張繡,東防孫堅、袁術,西邊還與劉焉暗通款曲;可謂也是東漢末年外交的明星人物,讓地處四戰之地的荊州穩如泰山。
經濟地處天下中心,東西通過;南北往來結路過於此,荊州的經濟在天下中也是前三甲的,加之本就是魚米之鄉,百姓又未經戰亂,乃是文人墨客天堂之地。
總體評價★★★★
(s不好意思,這麼晚才更新出來,請大家放心,造幣總廠既然承諾今天不論多晚都要更新兩章就一定會更的,現在更了一章,還差一章,請看官大大們放心,保證隻可能多,不會少,所以夜裡不論多晚都會寫出上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