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飛來橫禍_穿越紅樓去寫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1章 飛來橫禍(1 / 2)

穿越紅樓去寫文!

“正值太平之世,且在衣冠之家……可謂天之厚我也…生老病死四字關,誰能透過,獨美人名將,老病之態,尤為可憐……淩煙高閣上,猶繪美人圖……”

開篇聊聊數百字,明憐美人,暗惜名將,再往下看,簡簡單單的記述諸事,內宅美人心術,沙場名將謀略,無不躍然紙上。

偏結尾處,卻是美人謀士,草莽豪傑,皆歸黃土,紅顏白骨,英雄碧血,俱為往事。

悲歌長歎,萬事皆休。

更是讓人感慨萬千,深陷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賈琮寫的這本書,可以高度概括為六個字群芳譜英雄錄,寫的也是真有其人,但所述之事麼,卻運用了不少文學創作手法,深得現代網絡考據之精髓,旁征博論,似是而非,再有悲劇的結局一升華,不是對細節脈絡了如指掌的人,還真看不出來其中的扭曲處。

然則就算有人看出來了,並站出來指說,事實並非如此,沉浸悲劇情節之中,為自己的腦補潸然淚下的群眾,也大抵不肯相信並接受。

君不見某網友曾考證出紅樓夢原著暗藏的乃是曹寅與康麻子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後被人指出通篇腦補,捕風捉影,毫無實據,並舉例打臉,可是大部分跟帖網友的反應卻是,

瓊瑤奶奶式的不聽不聽我不聽。

要不怎麼有哲學家說,群眾永遠生活在無知的洞穴中呢。

而現代新聞媒體提到群眾時,也喜歡在群眾前麵加兩個字無知,全稱為不明真相的無知群眾。

在消滅文盲,知識普及的現代社會,尚有那麼多不明真相的無知群眾,那麼在讀書人甚為金貴的古代,可想而之,無知群眾的群體之龐大……

“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樂善郡王念出來的時候,手都在抖“足以泣鬼神矣!”“晴雪難留短命身,秋風訣彆……每到生辰是忌辰。”

北靜郡王不覺涕淚滿麵,不知從哪兒掏出塊繡桃花的帕子,蹭了蹭鼻子,淒然低聲長歎道“當以煙霞祭薄命人。”

以煙霞祭薄命人?

和賈寶玉的焚檀芸降三香供之,真是如此一轍,難怪這兩人能一見如故。

賈琮腹誹了一句,眼角餘光掃過北靜親王手裡的帕子,這帕子風格如此柔媚,一看就知道定然是女子之物。

再加上原著中寶玉所說的北靜親王愛妾及王妃。

現代那些同人作者,到底是有多想不開,多恨林黛玉,才會讓林黛玉嫁給一個並非宗室的郡王啊。

雖然賈琮自己也沒少寫讓黛玉嫁王爺嫁皇帝的同人文,但這一點也不妨礙他吐槽,寫的劇情是為了生活嘛,吐槽才是真心實意。

就像現在被北靜郡王捧在手中的這本書,其實賈琮不怎麼想寫這種英雄美人的野史,這種有真實人物背景的記事流,在忠孝節義的限製下,如同帶著鐐銬跳舞,很難寫出新意來,而且美化不足,往往還容易引來後人指摘,十分的不容易。

倒不是說,賈琮乃是反派愛好者,或是打算寫什麼捧殺嘲諷的內容,隻不過不能寫,和不想寫,雖然殊途同歸,但終歸還是有不同的。

幸而賈琮作為一個穿越的撲街寫手,早已習慣了脖子以下不能寫,以及友達以上,牽手未滿的各種限製,對於忠孝節義這種大而泛之的和諧要求,適應得十分迅速。

“例述道德功業,如同碑刻,千古一律,卻又不類古人文字,終是難脫輕浮之氣,發言吐意,實在過淺。”賈政論的頭頭是道,雖是批判,但當著眾多權貴的麵,賈政也不敢批評太過。

“所謂立意無非至誠二字,觀小公子此文章,可為真實寫照,絕無一絲虛假,言近而指遠,沉著痛快處,非常人所能及。”


最新小说: 邪神卡組造物主 戀綜:我的金手指是渣男祖師爺 白蓮人設崩塌,惡犬卻要搶親娶她 我成王爺掌心嬌,太子殿下哭什麼 我,娛樂圈實習生!觀眾是真粉啊 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業革命? 寫個童話,鑄成諸神黃昏 雖然無敵但畫風不對 穿成稀有向導,誤入哨兵修羅場 大唐淩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