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卻不知,世上有一句話叫情人眼裡出西施,喜歡她自然看哪裡都是好的。
愣神間,呂雉從他懷裡抬起腦袋,眼巴巴地看著他,“夫君,臨走前再給我一個孩子吧!”
韓信抬起右手捧著她的小臉,拇指輕輕摩挲著臉頰上光滑細膩的肌膚,“此時要孩子不適合,來日若要逃命,你大著肚子太危險了。”
“我不怕!”
她又往他懷裡蹭,兩手便去解他腰帶,甕聲道,“我想你……”
血氣方剛的年齡,怎麼受得了如此撩撥,韓信的忍耐力在她麵前一減再減,一把抱起她,大步往床榻走去。
…………
上郡在內史以北,相當於後世陝北地區,最初是白翟人的牧場,戰國時,吳起為魏文侯奪取西河,又北服白翟,設上郡。
從鹹陽到上郡的膚施縣,本就有一條小路,但從膚施到雁門,過去分屬秦趙兩國,道路不通。
十多年前,雁門歸屬於秦後,也隻通了小路,兩地車馬往來十分不便,所以韓信才建議秦始皇拓寬路基,向北修直道。
秦始皇心急,要求一年內完工,各級官吏隻能日夜督造,從鹹陽至膚施,數百裡,足足累死了四千刑徒,才將路拓寬到可容一車通行的程度。
這遠達不到秦始皇期望的標準,後期還要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繼續拓寬,讓它從縣級路變成“高速公路”。
有了這條路,從鹹陽到上郡就很方便快捷了,但同樣的,來日鹹陽若有變,上郡的兵馬也可以直接殺入內史。
若是從前,秦始皇肯定是不會讓韓信這麼年輕,又新來鹹陽不久的將領統管上郡、北地兩地軍事,不過秦始皇現在以為自己可以長生不死,根本就不擔心誰敢造反。
再者,上郡郡守馮劫是站在扶蘇那邊的,這個秦始皇其實早就知道了,上次召集商議匈奴之事時,扶蘇幾次想勸諫,都被馮劫不著痕跡阻止了,當他是瞎子麼?
而且他還知道,扶蘇不喜歡韓信,所以這兩方肯定不會撮合到一起去。
韓信家眷留在鹹陽,東邊有蒙恬扶蘇牽製,西邊有李信一萬精兵,他敢造反嗎?
給他十個膽子也不敢。
當然,秦始皇也相信他不會造反,因為他知道韓信是個知恩圖報的好青年。
取得皇帝頒給的鎏金虎符後,韓信從頻陽大營先調五千兵馬,沿著這條暫時可過的道路前往上郡郡治膚施縣。
這五千人中,有一千人是當初從南越帶回來的,屬於韓信的親信,兩名五百主分彆是柴勇和一個關中將領董力。
還有一名五百主,便是章邯弟弟章平。
還有一個軍三代,在這五千人裡麵任二五百主,便是先前看不起韓信,後來又附和他剿殺匈奴計劃的王離。
這一次秦始皇把他的中郎衛放出來好幾個,還有蘇角、涉間也被派去了蒙恬那裡。
秦始皇把王離派到韓信手下,其實也是有監視的意思。
他就算再相信韓信,再對自己的權威自信,畢竟北邊門戶要交到韓信手裡,由不得皇帝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