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仙歸來重塑大秦!
第193章信
郡守府的宴席一直吃到牛羊入才結束,馮劫親自將喝得有點醉醺醺的韓信送出府邸,韓信的馬奴已經牽來他的坐騎,候在大門外。
韓信翻身上馬,對馮劫擺了擺手,“馮君回去吧,不必再送了,告辭!”
馮劫有些擔憂道,“能騎馬否?要不我讓人駕車送你回去?”
“不必勞煩,馬奴牽著走,無礙。”
說完,輕輕磕了下馬腹,馬兒慢慢沿著街道小跑起來,馬奴快步跟著,怕韓信醉酒摔了,忙拉緊韁繩,馬兒便由小跑改為踱步。
韓信坐在馬上,居高臨下看著為自己牽馬的俊秀少年,夜風吹起,他略帶醉意的眸子微微眯起,忽然想起了曆史上一位傑出的軍事家。
那人曾經也是馬奴,姐姐為公主府的一名歌姬,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姐姐有幸被皇帝看上,馬奴的人生從此走上了巔峰,拜將、封侯,還娶了曾經侍奉過的那位公主為妻。
靠裙帶關係的人生大逆轉並不稀奇,曆史上因一人得道而雞犬升天者多如牛毛,稀奇的是此人靠的不隻是裙帶關係,更多的是他卓越的軍事才能。
武帝首次對匈奴用兵,派了四路人馬,一路無功而返,一路大敗而歸,一路全軍覆沒,隻有馬奴這一路取了小勝,也正是這一次小勝,打響了大漢反擊匈奴的一大步,甚至為幾十年後匈奴的徹底臣服、孝宣中興也奠定了基礎。
“你家中可有姊妹?”韓信冷不丁問道。
馬奴不知韓信為何突然問這個奇怪的問題,微微一怔,低垂著頭回道,“小、小的不知。”
韓信拍了下有點悶的腦袋,笑了笑,“酒喝多忘了,你能跟著我,便是尋不到家人了,我記得伱先前說過,小時候被擄去,在匈奴待了多年,忘記自己是哪裡人士,連家中父母名字也都記不得了,當時幾歲來著?”
馬奴怯怯回道,“六、六歲!”
“確實太小了,難怪,可要我為你尋找家人?”
馬奴有點膽怯地搖了搖頭,韓信安撫道,“莫怕,我雖屠了匈奴數萬,卻並非惡人,我對自己人很友好的。”
他著重強調了‘自己人’幾個字。
這幾日相處,馬奴也看出韓信殺敵狠、麵色冷,實則是個和善之人,尤其對部下,十分寬厚。
馬奴便大著膽子道,“當年匈奴人殺進裡中,死了好多人,那時小的父母皆不在家,在匈奴這麼多年,也不見父母,多半是不在人世了。小的現在為將軍養馬牽馬,不用再遭毒打,還能吃飽飯,已然很滿足了。”
韓信道,“說得也是,他們若還在,當是和你一樣在匈奴為奴,既不想去尋家人,日後便好好跟著我。”
“多謝將軍收留!”
“可用過飯食?”韓信隨口問道。
“用過了!”
“那便好!在我麵前,規矩要有,卻也不必太過小心翼翼,本職做好,我不會苛待於你。”
“唯!”
閒聊這幾句,馬奴緊繃的心慢慢放輕鬆,忍不住又道,“將軍是我見過的所有貴人中,對下人最和善之人!”
“是嗎?你見過多少貴人?”
“在匈奴時見過大當戶,還見過冒頓王子,我曾親眼看見冒頓王子射殺自己的部下,隻因那些人沒有和他一起射箭,他還把自己的愛妻當成靶子,讓部下陪他一起射。”
韓信笑了笑,這不就是史書記載的冒頓鳴鏑弑父麼?先拿自己的愛馬試,再拿老婆試,最後剩下的都是對他忠心耿耿之人。
“此非人焉!”韓信說道。
馬奴一個勁點頭,“正是,所以他才會被將軍打敗!”
這馬奴便是之前想混到韓信身邊做奸細的項莊。
賀蘭山一戰共解救了兩千多名漢人奴隸,其中有很多人都是全家被抓去為奴,那些能找到籍貫之人,韓信做主,讓他們回歸故裡。
還有一小部分沒有家人,或者因為離開太久,不想再回家鄉,便留在賀蘭城落戶,另外還有少部分跟著韓信回了上郡。
當日清理完匈奴人,韓信才想起項梁叔侄可能也在賀蘭,他向賀蘭城的俘虜打聽過,冒頓身邊確實有一個姓項的中原人,不過當夜就跟著冒頓一起逃去北道口了。
韓信派人在各處找了一遍,並無二人音訊,猜想可能是死在亂戰之中,畢竟黑夜中的四次攔截,項梁叔侄武藝馬術又很一般,能活著衝過去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北道口的亂戰,也有不少漢人死在車輪馬蹄之下,屍體都辨認不清了,韓信便也沒有再花費大力氣去找。
後來軍吏盤查完所有奴隸身份,其中有幾十個失去父母的孤兒,韓信從中挑了一些可塑之材帶回上郡,項莊便是被他挑中的其中之一。
在匈奴生活了多年的漢人,絕大部分都學會了養馬相馬,便是白翟人中,大部分人也擅長養馬,項莊的這個技能並沒什麼特彆之處,不過是看他話少,長得又順眼,便給帶上了。
跟著回來的少男少女一共有十個,項莊最受韓信喜歡,特彆把他留在身邊做牽馬喂馬的馬奴,他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劍靈。
其他九人的名字以他為參照,按年紀大小,分彆從劍一排到劍九。
二人一路閒聊著回到郡尉府,赤焰等人雖然被韓信先遣回來了,卻並沒有先睡,都在等著他。
見韓信回來,留在膚施打理雜務的小壯迎了上來,取出三封信,“師父,分彆是鹹陽、淮陰和陸先生送來的,鹹陽這份今日剛送來,另外兩份送來已經有幾日,我看過了,並無大事,便先擱置下。”
“嗯!”
韓信接過信件,對赤焰等人道,“都回去好好歇息一晚,明日開始辦事。”
“唯!”
眾人拱手退下,項莊不著痕跡地看了眼韓信手上的三封信,跟著把馬牽去馬廄。
韓信拿著信回房,小壯讓下人打來熱水,親自端進房間,韓信泡著腳,把小壯打發出去,一邊打開鹹陽來的那封信看起來。
信是呂雉寫來的,通篇說的多是些瑣事,什麼趙高的弟媳婦最近來家裡來得特彆頻繁,每次還都給佑兒帶禮物;
還有丞相少史、奏曹、議郎、太廄丞等等家的夫人,也來得比從前頻繁,或看孩子,或買口脂,總歸都有理由,幾乎是輪流著,每日必來一人。
朝中還有人向皇帝上奏,說梅氏君長在鹹陽呆太久,該遣他回南越了,好在那時陛下忙著要去東遊,沒心思管梅鋗,他才能繼續呆在鹹陽。
這兩件都不是什麼大事,不過呂雉說,這可能是趙高怕韓信半道反悔不乾了,故而想看住她母子為質,又怕梅鋗在那礙事,便暗中授意黨羽上奏皇帝,把梅鋗遣回南越。
不得不佩服這女人的智慧,毫無關聯的兩件事她都能連到一起去,還十分地合理。
當初韓信怕龍俊在鹹陽構陷自己,呂雉母子會被牽連,所以才和趙高搭夥,為的是以防萬一。